澳门格力犬前路未明 港澳政府协力助领养 惟逸园未履行责任
有87年历史、亚洲最后一个合法赛狗场澳门逸园赛狗结业,澳门赛狗曾被《时代杂志》网站选为“25项游客不容错过的亚洲体验”之一,逸园狗场内五百多只的退役格力犬去向未明,由澳门民署代为照顾。早前,过百名港人亲身到澳门领养格力犬,而香港渔护署与澳门当局达成协议,港人可为格力犬申请特别许可证入境,格力犬前路暂见曙光,但其后澳门民署指未收到任何由逸园提交的港人领养资料。逸园执行董事梁安琪被指多次“反口”、背弃“照顾格力犬到老”的承诺,她去信要求澳门政府承担照顾格力犬的责任,做法本末例置,更未有履行企业责任和义务。
澳门政府去年提出收回澳门逸园赛狗场的现址,狗场于上周六(21日)关闭,迁离白朗古将军大马路,场内533只格力狗“被遗弃”,暂时由澳门民政总署联同五个动物保护团体饲养、照顾。逸园由六月底至七月初举办了三次领养日,吸引大批港人支持,领养格力犬来港生活,但碍于手续过多部分人未能成功处理。
港澳政府助领养 见“救狗”心切
香港渔护署于本月9日宣布,已完成风险评估,港人在澳门领养涉事格力犬时,可申请特别许可证入境。一般而言,香港法例规定进口狗只要经渔护署进行隔离检疫,但因现时渔护署又未能有足够“空位”让多只格力犬进行三个月的隔离检疫以防范狂犬病,或须等数个月时间,令不少香港领养者却步。按现时的机制,市民没有足够时间赶及狗场倒闭前完成手续,故此渔护署表示,与澳门当局达成协议:
澳门现时属于第三组别,申请人必须事先向本署申请特别许可证。即将进口香港的格力犬,须持有官方狂犬病注射及其他传染病的官方预防针注射纪录;狗只在接受狂犬病注射的最少30天后,须在澳门官方抽血并于境内逗留不少于90天,以取得出口健康证明书;及送往渔护署指定化验室检验狂犬病抗体水平,符合署方要求方可入境,而且到港后须接受不少于30天的家居隔离。
换言之,原本格力犬来港后的 120 日隔离检疫将改在澳门进行(打针后 30 日抽血检验、逗留澳门 90 日),然后在港作家居隔离 30 日,便可缩短至少半年的等候时间,最快 11 月便可到香港领养者家中(若按原定机制,格力犬最快都要下年四月才到香港领养者家中)。港澳两地政府愿意“特事特办”,足见“救狗”的决心,可以鼓励更多港人领养,实为好事。既不须缩短隔离期,又能加快港人的等候时间,一举两得。
狗场“用完即弃” 未尽企业责任保狗只
尽管如此,现时仍有五百多只格力犬待领养。澳门逸园狗场专营权上周六(20日)午夜届满,澳门民署在凌晨零时正式接收赛狗场,但狗场内留仍有逾五百只格力犬,逸园变相遗弃格力犬。虽然赌王何鸿燊四太、逸园赛狗公司执行董事梁安琪多次重申,不会弃养格力犬,但根据澳门政府在上周六晚上发出的新闻稿提到,逸园再函要求按《动物保护法》第17条的规定,将照顾格力犬责任转交予民署。
事实上,澳门逸园赛狗场早在1931年启用,虽然中间有一段时间因经营困难,但至今都已有近90年历史,初开业之时一度受市民欢迎。当时狗场每月举办超过90场赛事,为澳门和狗场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即使由九十年代起,赛狗产业不再风光,狗场过去四年的收入仍然过亿,遑论风光之时;而澳门政府每年只是象征式向营运商收取100万元租金和少量税收。不论赛狗业的兴衰,格力犬无疑是狗场的重要资产之一,也是其“生财工具”,先不探讨狗场的社会责任,逸园理应尽其企业责任和义务,饲养和照顾狗只。梁安琪曾一度扬言:“我全部养哂!”,但她在六月却反问各人“冇地方我点养?”,而现今的做法更是与弃养无异;虽然梁安琪称曾提出多个方案安置格力犬,但与民署商讨不果,惟不应让领养事宜不了了之(民署指市民早前办理的领养手续只是向逸园登记,但署方未有收到任何由逸园提交的登记资料)。
民署亦多次谴责逸园行为,批评园方不负责任,又重申逸园作为企业及犬只饲主,有责任及义务照顾及妥善安置格力犬,如未有于七个工作天内领回狗只,当作弃养,会以《动物保护法》提出起诉,每只格力犬罚2至10万澳门元,即最高罚款约5,330万元。在两地政府的努力下,有望鼓励到更多人领养,格力犬的前程也未算暗淡,惟逸园应尽责任和义务,在格力犬去向有定案前继续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