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区现非法倒罝建筑废料 环保署须制订主动巡查计划
近日,香港仔大道、旧大街、元朗东堤街及石篱多个地方出现被胡乱弃置的建筑废料,泥头、砖块、木块等随处可见,衍生出人车争路、环境卫生等问题。虽然环保署已于约 50 个非法弃置建筑废物黑点安装了监察摄录机,但监察摄录机仿如“无牙老虎”,不少市民依然在监察摄录机的盲点弃置建筑废料,加上环保署人员甚少于非办公时间进行巡查,以致非法建筑废料至今仍未得到很大的改善。环保署应尽快制订全面的巡查计划,增加周末、假日及非办公时间巡查,堵塞漏洞。
环保署打击措施 成效受质疑
2016底年起,环保署为了打击违例弃置垃圾的行为,开始于非法弃置垃圾黑点安装网络摄录机。若“天眼”影像录到有人运用车辆运载大量垃圾,并违例弃置,署方可根据影相显示的车牌,部署人员到场进行突击行动,若成功堵截可立即进行检控,或直接对所影到的车牌进行跟进。至今,署方已在46个地方安装摄录机。不过,根据环保署的数据,透过“天眼”取得的资料成功检控个案不多,两年来只有69宗,发出的定额罚款通知书仅有23张。
“天眼”的效果显然不足,但覆盖率有限,未能针对所有地方,非法弃置废物的活动仍可转移至没有安装“天眼”的地方,未能获得违规人士的相关资料及证据,故即使获得市民举报,都未能作出检控,致使整体的检控数字依然偏低。2017年则有8,400宗非法弃置建筑废物的公众举报,但当中只有80宗作出检控。在打撃私人土地倾倒建筑废物方面,环保署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的22个月期间,检控非法倒置建筑废料个案一共只有18宗,即平均每月不足1宗。可见即使在香港多个地方安装“天眼”,仍未能有效助环保署执法。因此,加强巡查、当场堵截才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环保署巡查不力 假日巡查不足一成
然而, 环保署绝少主动巡查,往往只是在接获举报及其他部门转介,或在传媒报道事件后,才展开行动。据环保署的资料,于2017年只作出两次主动巡查,而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该署的巡查基本上绝大部分(93.8%)是在平日的办公时间进行;周末、假日及非办公时间巡查的次数只占巡查总数约百分之六(6.2%)。据申诉专员公署的调查报告所指,有不少市民都反映只要在周末、假日,和非办公时间倾倒废物,就不会被政府巡查。环保署的回应是:以该署经验所得,绝大部分非法倾倒废物活动在该署首次巡查及其后的跟进巡查时已停止,该署未能当场截获及确定涉案人士。
事实上,违规者只要在周末、假日或任何非办公时间进行非法倾倒建筑废物的活动,便可轻易避开该署的巡查。在这样的情况下,该署自然难以截获违规人士,更遑论有足够证据提出检控。然而,环保署却以“在巡查时,非法倾倒建筑废物的活动往往已经停止,该署未能当场截获及确定涉案人士,以致未能提出检控”为由,指出在周末、假日及非办公时间巡查的需要不大。既然环保署发现其巡查效果不如理想,是否应该检讨现时巡查行动,加强巡查的力度,而非掩耳盗铃,未能检控便称“无需要”巡查?
环保署应制订主动巡查计划 加强打击
现时,香港非法弃置建筑废料的问题依然严重。虽然环保署陆续推出不同的打击措施,如安装“多功能智慧灯柱”、泥头车安装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但加强巡查依然应该是最值得做的计划。环保署应制订主动巡查计划,增加在周末、假日及其他非办公时间巡查,以增加成功执法的机会。环保署在巡查方面实须做得更周全,才能避免违规者利用漏洞逃避环保署的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