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资学士】工程界现人手黑洞 自资院校宜补空缺
检讨自资专上教育专责小组早前(6月25日)公布咨询文件,邀请公众就自资专上界别在高等教育的角色和定位、规管架构等提出意见。2000年时,政府为了切合香港的知识型经济发展,大力推动自资专上教育,实践高等教育普及化,提高本地人力资源质素。与此同时,政府更期望自资院校能灵活地因应社会不断转变的需求迅速应变,为本港培育切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补足公营大学的不足。虽然现时自资专上教育有长足的发展,为更多学生提供升学的机会和选择,惜政府未能发挥其领导的角色,没有好好运用自资专上界别发展成熟的优势,针对社会需要培育更多相关的人才。政府宜加强对自资专上院校的规范,为自资院校设计课程时提恰当的导向,把自资专上院校与公营大学相辅相承的作用最大化。
自资专上教育大幅扩展 社会仍有人手荒?
过去十多年,自资专上教育的规模大幅扩展。在本港提供学士学位的自资专上学院,由最初只有数间增加至现时的13间(包括非本地学士学位),就读自资学士学位的人数亦大增130多倍,由2001/2002年的285人上升至2016/2017年的37,600人。根据自资专上教育委员会的统计显示,现时就读自资学士学位课程的人数接近政府资助课程的一半,可见自资专上界别已成专上教育重要一环。然而,本地的自资专上教育是否能如政府当初所愿,成功“配合本港的人才需求,协助解决人手荒的问题”呢?
在自资专上教育蓬勃发展下,本港现时仍有个别行业面临人手短缺的问题。根据政府统计署发出的 2018年第1季《就业及空缺按季统计报告》所指,从事“建筑及工程服务、技术测试及分析”的专业人员职位空缺数量达801个。加上,香港多个大型基建项目亦陆续展开,如“将军澳-蓝田隧道”、“启德发展计划”、“古洞北及粉岭北发展计划”等,带动工程界专才的需求。另外,建造业议会撰写的《建造工程量及人力预测》报告同样指出土地测量师及土木、结构、土力工程技术员亦将会于未来五年出现较严重的人力短缺,可见社会对工程专才的需求之大。虽然现时不乏专上院校学开办工程的学士学位课程,但从工程界仍然对人才的需求庞大且急切,单靠资助大学培育工程专才显然不足,而现时只有香港公开大学、珠海学院、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有开办相关的自资学士学位课程。
政府宜加强与自资院校的合作 做好人力资源规划
修读自资学士学位的人数不断增加,仍有多个特定行业出现人手“黑洞”,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对自资院校的规管宽松,自资院校为了吸引学生,便大多开办较热门的科目,如商业管理便已占了自资学士学位课程数目的三成,工程及科技类反而只占5%,未能真正按社会所需去培育相关人才。碍于院校的自主和自资性质,有人认为政府不应对院校的运作作出过度的管理。然而,政府推动自资专上教育的原意是与公营大学相辅相成、配合特定行业的人力需求而设,若政府再不在此方面进行适当的督导,自资专上教育则纯粹成为了一项产业,而并非担当补助公营大学不足的角色。
为了保持本地人力资源的质素及竞争力,政府不应完全任由市场力量决定自资专上教育界别的长远发展,反而要定期监察自资院校的课程是否能够培育切合本港社会及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此外,政府亦须做好各院校之间沟通桥梁的角色,让他们能按自身的优势、特点分别开办不同人力需求较大的新课程,避免各间自资专上院校的课程重叠,把自资专上院校的补助作用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