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竞之路何处去? 电玩成瘾是隐忧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电子竞技(电竞)发展迅速,背后巨大的经济效益,令各国纷纷推出相关政策,以发展这个新兴的产业。港府不甘落后,在去年投放1亿资金发展电竞。政府立下决心发展新兴产业,固然值得鼓舞,然而,要成为电竞选手,必须先花大量时间练习,而有不少人不但未能成为电竞选手,反而“电玩成瘾”。政府实有必要在大力推动电竞发展的同时,考量解决“电玩成瘾”的问题。

发展电竞值得鼓舞 “电玩成瘾”成隐忧

根据荷兰市场研究公司Newzoo的调查,2018年环球电子竞技经济将会增长至$9.5亿元。而电子竞技的观众将会达至3亿人,比2017年美国职业篮球联赛总决赛还要多,可见电竞的市场非常庞大。政府在本年2月的财政预算案,投拨1亿元予数码港,以发展电子竞技。先不论这笔资金是否足够,对推动香港电竞发展来说,政府可以说是向前走了一步,值得鼓舞。

电竞作为一个产业,需要不同的措施及配套支持,其中,培育电竞人才,必不可少。由赛事的策划,到报导比赛的主播,都需要专业的人才。当中最吸引年轻人,当是成为职业电竞选手。然而,一名玩家要从业余玩家晋升成职业电竞选手,并不容易。为吸引职业队伍留意,召募入队,玩家必须花费大量时间,甚至废寝忘餐,提升游戏内的排名

刘伟健(右二)曾在《英雄联盟》世界大赛第二季夺冠,现转战幕后培训电竞人才。(吴钟坤摄)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18日)正式将“电玩成瘾”(gaming disorder)列为精神疾病。“电玩成瘾”有三大诊断准则,第一,患者会将电子游戏视为生活最重要的部分;其次,患者会无法控制地玩电子游戏;第三,沉迷电玩行为会令患者个人、家庭、社会等方面构成伤害。医生要诊断一名“电玩成瘾”的人,沉迷的行为需持续最少一年。而最易染上“电玩成瘾”的人,往往就是那些目标成为职业选手的玩家。相反,成为职业电竞选手后,打机成为工作,接受正规训练,反而不会“电玩成瘾”,有职业选手甚至表示不希望在工余时间再打机。

职业电竞手,是不少电玩爱好者梦寐以求的职业。但当兴趣当真变成职业,却要花上一段时间才能与职业相爱。(杨晴摄)
电竞选手的“工作量”是否真的如此沉重,不妨参考LOL电竞团队的地狱式训练日程。(《香港01》)

政府应未雨绸缪 考量“电玩成瘾”问题 

对于政府大力推广电竞,当然值得嘉许,但必须同时留意“电玩成瘾”的问题。如前文所言,要成为职业选手,玩家要花费大量时间,在游戏中夺取较高的排名。以其中一种最受欢迎的电竞游戏英雄联盟(League of Legends)为例,玩家分为铜、银、金、白金、锧石、大师及菁英级别。因应玩家的积分高低,级别会有所变动。有不少年轻的玩家为了在游戏内获得较高的排名,不惜放弃学业,全心打机。

电竞选手若被大型公司看中,会获得如明星般的待遇。譬如周杰伦便收购了《英雄联盟》的明星队伍“台北暗杀星”(TPA),并更名为“J-Team”,地位俨如台湾的国民战队。(视觉中国)

事实上,能够成为职业选手的人只占少数。在台港澳赛区,一般而言,只有在游戏内达首50名的玩家,才有机会获得职业队伍赏识,成为职业选手的道路,竞争相当激烈。有不少目标成为职业选手的玩家,对积分非常执著,在不知不觉中有了“电玩成瘾”的问题,但最终,他们未必可以成为职业选手。

现时社会福利署(社署)主要资助非政府机构提供服务,帮助有需要的年轻人。卫生署亦对健康地使用互联网及电子屏幕产品作出推广。然而,未来情况可能因推广电竞有变。政府一方面大力推动电竞,一方面亦要思考如何推出更多的相应的配套,照顾那一群追梦的年轻人,以防“电玩成瘾”的问题

以邻近的南韩为例,当地电子竞技发展蓬勃,但同时互联网成瘾问题严重。在2011年,韩国政府通过了夜间关机法,限制未成年人在夜间玩线上游戏。而南韩政府亦在各地设立了互联网成瘾治疗中心,帮助“电玩成瘾”的玩家。

韩国是电竞强国之一,2022年杭州亚运会随时成为韩国舞台。(资料图片)

电竞对大部分人来说,仍属新兴产业,政府需要再加强市民大众对电竞的了解及知识。另外,针对最有潜质成为职业电竞选手的年青人,政府应再提供更多关于电竞选手的资讯,让年青人了解此职业,究竟他们与成为职业选手有多大的差距,避免他们变成“电玩成瘾”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