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署推“辣招”打击炒场党 体育用地须长远规划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康体场地的“炒场”活动活跃多年,康文署推出新措施打击“炒场”活动。下月二十日起,市民不准以他人的身分证明文件副本,代他人预订收费康体设施,以防被“排队党”滥用;康文署也会推出“草地足球场抽签”试验计划,以抽签方式接受预订和分配部分时段,市民可在预订限期后,以先到先得方式预订剩余时段。由于康文署过往打击“炒场”的成效不彰,新措施的成效成疑。但“炒场”的成因源于康体用地不足,长远而言,政府须制定体育发展政策,分开公众康体运动和职业运动来规划运动用地,从根本解决场地不足问题。

场地不足,球会还可以炒场来解决问题,但如果联赛强度不够,球会亦无可奈何。

康文署打击炒场无力 新措施成效成疑

康文署的康体场地长期供不应求,炒卖场地活动应运而生。其实“炒场”问题存在多年,而且炒卖问题猖獗,去年有传媒揭发,炒场党每日都能成功代订场地,而且炒价是原价的至少四倍,每月可获利至少超过一万元。事实上,申诉专员公署早于2012年已批评康文署预订辖下康体场地制度存在漏洞,包括有炒卖集团预订场地后故意不出现,让“客人”使用后补场地(即“执鸡”),当时康文署表示会检讨“执鸡”安排,期间康文署偶有推出措施打击“炒场”行为,但该措施只是“小修小补”(如终止以非香港身份证申请康体通用户),在四年后,康文署才采取措施,堵塞这个漏洞,可见其怠政的问题严重。

2018年2月实施的措施阻止市民“执鸡”:
租用人如取消已预订的康体设施,“康体通”系统不会即时把有关段节开放供市民预订,而是在翌日凌晨1时先于康文署网页公布,然后于同日上午7时30分经“康体通”各个预订途径供市民以先到先得的方式预订。

+10

在六月将实行的新措施下,若市民想订收费康体设施,必须亲身前往并出示身分证明文件正本,换言之即是“实名制”;在“草地足球场抽签”试验计划中,“康体通”用户可透过网上预订系统递交抽签申请,亦可在网上查询未来两星期可供抽签的草地足球场节数,并于翌日递交场地申请,每个抽签日期只可递交一个时段的申请。身兼两支足球队主席的足总副主席贝钧奇指,现时球队很多时都要向“炒场党”买场。以抽签来分配草地足球场至少令球队有中签的机会,减低训练成本;至于能否有效打击“炒场”,就须待措施实施后才能定夺,毕竟“炒场党”是以集团式经营,如果球队没有中签又需要训练场地,就只能买场。

不过,以上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措施,长远而言要从问题的根本入手。“炒场”问题源于康体地用地不足,政府须订立体育发展政策,增加运动场地。以体育馆为例,“01周报”曾指出,香港有97座体育馆,以2017年底有741万人口来计算,平均每座体育馆要服务7.64万人,超出《规划标准》5至6.5万人的建议,当中又以屯门区体育馆供应最为短缺,平均每12.23万人共用一座体育馆;以18区计算,有12区的体育馆供应低于《规划标准》。而且,愈来愈多市民参加康体活动,根据康文署数字,康体活动参加人数十年内增加了近五成,在2007至2017年间由181.5万增至271.4万,康体场地却没有明显增加,令大部分运动场地的供应愈趋紧张。

+3

其实场地不足问题岂只出现在大众运动发展之上,在精英运动发展中,场地短缺亦是多年的问题。香港有多支职业足球队,除了杰志的杰志中心,其他球会并没有专用的训练场地,虽然他们能透过足总优先预约康文署的场地,但球场的管理方式和可预约的时间未必适合职业球会的需要。即使实施“草地足球场抽签”试验计划,也未必能满足球会需要,对他们的支援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