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上网买飞仲要手续费? 须善用科技降低营运成本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有立法会议员向创科局局长杨伟雄提出质询时提到,现时透过网上购票购买表演节目或电影门票都要支付手续费,有市民认为手续费昂贵,而且做法窒碍智慧城市的发展。杨伟雄回应称,收取手续费是行内做法,有商业营运的考虑。然而,行内做法不代表做法本身是合理的,曾经也有戏院不收取网上购票的手续费。再者,随着科技发达,加上港府提出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应牵头以科技改善现时购票系统的不足。

按每张门票收取手续费不合理

现时市民透过票务代理商、大部分戏院院线,甚至康文署辖下城市售票网的网站或手机应用程式购买门票,都要支付六至十元不等的手续费,但他们亲身到售票处购票却无须付手续费。民主党立法会议员邝俊宇提出,香港以外的地区要按每宗交易收取手续费,而不是现时行内按每张门票来收手续费,内地甚至不用收取手续费,故希望政府可以带头不收取手续费。杨伟雄表示,收取手续费是行内做法,有商业运作的理据;他又认为对不少表演节目的门票而言,只占售价相当小的部份。

城市售票网在网上表明“F5”按键不能连结购票网站,市民唯有手动按动“再次登入”按钮。

不过,愈贵的门票,定额的手续费当然占门票的比例愈低,因此不能以“康文节目平均票价为200多港元,手续费只占3%”为理据,而断言手续费价钱合理。更重要的是,在同一宗交易内,不论买家购买一张或多张的门票,所衍生的系统运作成本其实相差不大,两者的成本差距只在于列印门票的成本不一,但亦不会大幅增加成本,因此按每张门票来收取手续费这个做法实非合理。

在内地经营戏院的HMV数码中国主席萧定一也曾指出,相关的手续费并非必须;而英皇戏院有院线亦不定期推出“免手续费”的优惠,可见企业少收了手续费未必增加很多营运开支。事实上,所谓的“手续费”只是营运成本之一,私人企业坚持要收取是无可厚非,但康文署与辖下的城市售票网是以公私营协助形式运作,多年来手续费有加无减,政府应提出减低手续费的方案,而并非将营运成本转嫁至市民身上。

须以“智慧”购票降成本为服务目标

随着科技愈来愈发达,以互联网购票理应可以降低营运成本,取替柜台售票的人手,但在柜台购票反而不须收取手续费。虽然政府和现时购票系统承办商的合约到2021年才完结,因此不能改变收取费用的做法,但康文署在明年第三季票务系统公开招标时,须在合约中订立相关条款,增加收取手续费程序和如何控制营运成本的透明度,以释除大众的疑虑。

+5
艺人黄子华早前呼吁政府设法打击“黄牛党”。(资料图片)

早前艺人黄子华的栋笃笑的门票开售,令人关注的,不只是“黄牛党”为患,还有购票系统的流量,未能处理大量的在线人流。有科技界人士指出,香港现有的购票系统大多仍未改用云端运算。云端运算不但可以维持固定流量,增加日常运作的稳定性,当系统营运商预料到需要额外流量的时候,可先向供应商提出扩大处理量(须付费)以应付需求。如以现时的售票系统而言,营运商要应付额外流量的话,就要多买伺服器加大可容纳的流量,价钱较高之余,效率也较低,更要处理维修保养等长远问题。

至于为何现时的购票系统营运商不改用云端运算技术呢?事实上,他们有能力,也有财力去更新现时的系统、多买几个伺服器,难道就没有能力换成成本较低的云端运算技术吗?只是他们都没有改善系统服务的诱因,因市民已经习惯支付手续费,而手续费又足够补贴他们现有系统的营运成本,政府也没有要求他们改变。

因此,政府须带头引入技术,要求康文署辖下的购票系统营运商使用云端技术,解决网络“塞车”问题,降低营运成本,须将这项要求加入票务系统的合约条款中,增加营运商改善购票系统的诱因。其实,除了云端技术可解决高成本、流量少的问题外,还有不少科技有助改善售票服务,例如区块链技术(blockchain)。政府应好好利用现有的科技改善服务,落实迈进“智慧城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