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资学校.倡议】直资偏帮富人? 资深校长︰系投资未来
政府官员强调直资计划能促成教育多元化,而且计划带来的好处不会是富人专享。事实上,不少直资学校收费相宜,因此“直资学校”确实不必等同于“贵族学校”。前男拔校长张灼祥和陈树渠纪念中学现任校长招祥麒,分别领导过不同类型的直资学校,不约而同的是,他们都认为直资学校并非一无是处。
文章系列︰
一、直资=贵族? 要摆脱标签 须严限学费
二、直资偏帮富人? 资深校长︰系投资未来
三、李宝椿学费26万 不设DSE 照收政府津贴
直资计划推行之初,并不受欢迎,只有少数学校申请参与;但千禧年后,愈来愈多学校愿意加入直资计划,除了因为前文提及过的学费上限获大幅放宽外,还因为派位组别五转三,一些原来的“band 2生”,变成了“band 1生”,有较大机会藉统一派位机制入读受欢迎的名校。此举的原意是为减少标签效应,并且不让学生太早按能力分流,但某些传统名校却认为这样会扩大同班学生的能力差距,增加教学难度,前圣保罗男女中学校长潘镇球,当年也承认制度变革驱使该校加快转直资的进程。
前男拔校长︰从不担心收生问题
拔萃男书院同样是传统名校,前校长张灼祥则指男拔转直资与派位组别五转三没有关系,因为他们一直不抗拒招收“非band 1生”,“拔萃重视体育、音乐,在这方有能力的学生,即使读书成绩稍差,也不要紧”。那么促使男拔转直资的原因是什么?“直资学校有较多资源,较易实行小班教学。最重要的是,直资学校除了开设本地课程,还可提供其他课程,例如IB课程(按︰即“国际文凭大学预科课程”),这是很大的突破。我们做过研究,假如学生想读大学,IB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直资学校能扩充教师团队(看看男拔网页的教师合照,便知何谓“阵容鼎盛”),又可开办IB课程,诚为美事,但代价却是需要征收学费,例如男拔的IB课程学费便接近100,000元。如此一来,直资的好处是否只适用于富人?对于这种见解,香港直资学校议会主席、陈树渠纪念中学校长招祥麒不以为然︰“有些直资学校不收学费的呀,前任局长也说,(每月学费)2,000元以下的也超过一半。我们不能够睁着一只眼,只看一两间收费较高的直资学校,便说这是直资制度的问题。”
在招祥麒眼中,直资学校也有不为人知的经营难处,甚至有不及津校的地方,“在官津学校,政府会按班数付足资源,即使你一班只有21人,不及上限的36人,政府也会付足36人资源。直资则是按实际学生人数(拨款),如果招收了21个学生,便只能得到21个学生的资源”。张灼祥也同意这点是直资学校的营运困难所在,当然,他承认男拔无须担心收生问题,“我们没有想过(男拔会因为)收学费便没人报名。我们要计算的,是这笔学费能为学校增加多少教育资源,假如值得,便去做”。
直资学校议会主席︰直资只是小巴、的士,不是私人飞机
诚然,直资学校的学费有高有低,似乎丰俭由人;但坊间的疑惑是,直资制度容许学校一方面接收公帑(例如政府津贴约占男拔每年收入一半),同时征收只有富户家庭才能负担的学费,收两家茶礼却以培育有钱人为主,是否公平?对此,招祥麒解释道︰“举个例,我们可以坐私人飞机、驾私家车、乘的士,但政府一定要提供地铁、巴士,让人按赚钱能力作选择。在众多交通工具中,直资学校可能是小巴,可能是的士,为何不让市民选择?(岂不是用公帑坐的士?)我的看法是,受益者是学生,支持学生的家长也是纳税人。政府以公帑支持一个教育体系,是支持、投资未来的主人翁。”
有奖助学金 就能保证清贫学生入读?
坊间常谓直资偏帮富人,面对此等指控,直资计划的最大“免责金牌”,在于学校必须从学费收入中拨出10%,提供学费减免或奖学金。然而,“学费减免”是因应学生经济需要,“奖学金”则是对表现优秀者的奖励,将两者合而论之,似乎无法保证学校拨出足够资源照顾清贫学生。招祥麒认为,这种设计反而能鼓励学生申请助学金,“有些家长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不想孩子被标签;将这笔钱称为‘奖学金’,情况会好一点”。更要重的是,奖助学金可以令清贫学生享受多元教育的益处,“清贫学生(本来)有没有可能读IB课程?绝无可能的嘛,但在直资学校,他们则可免费读IB”。
这番说法固然有一定依据,但制度实际运行起来,却不尽理想,例如圣保罗男女中学一年只有约10%学生获学费减免,全额免费的更只有6%。两位受访者均指部分直资名校用不尽每年划出的奖助学金,这不是因为学校吝啬,而是就读学生真的没有这个经济需要。正如张灼祥所言,“学生有能力的话,(即使)经济上有问题,也一定可以入读直资学校。他敢不敢报读,才是问题”。
“识人”、“识字”同样重要 直资影响下一代向上流动
有指愈来愈多传统名校转为直资、收取学费,很可能降低普通家庭学生入读“好学校”、进而向上流动的机会。对于这种论述,两位校长都觉得言过其实。张灼祥认为,青年向上流动难,在于香港整体环境已经改变,“香港的大学毕业生要跟外国和内地的优异生竞争,竞争已不限于本地。(不过,)反过来说,有能力的学生,不论他来自哪一间学校,也有竞争力,正如‘屋邨学校’也可教出会考状元”。招祥麒则指,“自古以来,向上流动都是艰苦的。直资学校只占全港学校中的极少数,当中市民认为是穷人无法入读的,又不过十间。为什么要放大、制造矛盾呢?”
尽管如此,社会的担忧也不完全是无的放矢。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传统名校和一般“好学校”的最大差别,不在于学习气氛和师资(全港各校的师资差距不远,即使是所谓的弱势学校,也有拥博士学历者),而在于拥有雄厚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
据外国学者研究,著名学府所颁授的毕业证书,有助毕业生发展事业,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本,例如法国的精英学府毕业生,便与政府官僚及工商界关系密切;观乎香港政府官员的母校,这套理论似乎同样适用于香港。至于社会资本,简单来说是指人际网络的影响力,名校的历代校友已有不少成为社会精英,其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网,也是一种珍贵资本;若用大众惯用的语言解说,便即“识人好过识字”,此话虽然看似政治不正确,但其实有学术理论支持。
香港有一个名为“香港补助学校议会”的组织,由22所教会学校组成,包括英华书院、圣保罗书院、圣保禄学校等,也就是坊间惯称的“传统名校”。自直资计划推行以来,已有七间传统名校转投直资怀抱。假如愈来愈多名校转为直资,并收取高额学费,便即意味原本对外开放的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将加设一道关卡,不利基层学生向上流动。论者固然可以谓学生在哪间学校读书均应自强不息,但不能无视名校的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有助向上流动这一事实。
平情而论,征收高额学费的直资学校确实不多,但这涉及制度设计的问题,当局不应掉以轻心。至于全港收费最高的直资学校,原来不是所谓的传统名校,而是一间前国际学校。该学校是直资计划中的特例,这种安排是否合理?详情请看〈【直资学校.倡议】李宝椿学费26万 不设DSE 照收政府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