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察】复建再生纸厂 不只是土地问题

撰文: 香港01
出版:更新:

随着废纸回收业界宣布在 9 月 18 日陆续恢复回收废纸,三天的“废纸围城”危机暂解。此事暴露香港的回收产业多年来安于当中介角色,屡次错过升级、转型的机会。在“废纸围城”后,民间有声音提议复建废纸回收厂,主要论据是自己垃圾应自己处理,减少受内地及外来因素影响,又能制造就业机会。这建议值得公众深思,惟建厂亦要考虑几个范畴,包括政府角色、土地来源、营运模式和产品的竞争力。

每天本地废纸出口量高达2,500吨,当内地限废措施逐步生效时,我们的垃圾何去何从? (资料图片/李泽彤摄)

内地成废纸主要出口地 回收受内地政策左右

香港曾经设有再生纸厂,但最后一间南华造纸已于2006年9月结业,结业前每日处理约260公吨。由于当时油价持续上升,加上政府有意收紧工业用柴油含硫标准,洁净柴油费用高昂,纸厂入不敷支,关门收场。当时社会已有批评指香港政府冷待回收再造业,但政府一再耽搁,不了了之。此后,香港废纸的出路,就剩下出口和堆填。在2015年,香港平均每天堆填2,230公吨纸张,出口2,460公吨,当中超过九成送往内地。因此,内地的废纸回收政策有任何变动,本地回收业将首当其冲。

可以肯定的是,出口内地限制日增。内地部份纸厂迟迟未收到内地政府废纸进口批文,加上政府限制进口洋垃圾,收紧再生纸厂规格,本地废纸出口比以往艰难。近日业界人士指可以把废纸运往东南亚市场,但也只能消化本地每日约1,000公吨、约三成的回收量,其余只有堆填一途。堆填是弃掉有价的资源,而且浪费地方,不应鼓吹。纵然今次出口商罢收废纸是摆姿态居多,而且只为时数日,已经令市面的纸箱堆积如山,长者不能靠拾荒过活。如果业界、香港和内地政府三方再出现争议,出口受阻,废纸围城随时重临。

支援纸厂用意虽好 政府不宜低估运作难度

世界各地政府积极支援环保工业的不同环节。香港政府在受多番批评后,也支持更多环保产业,早前拨出十亿元回收基金,支援回收业发展。有报章引述香港政府官员说法,指政府不反对介入回收纸业市场,又以斥资兴建处理“四电一脑”电子废物设施的工厂,但处理量少于本地回收总量为例,指营运者不会与民争利,中小企仍可生存。
 
当资金不缺,接下来我们要问,政府的资源是否用得其所。从回收基金冷淡的申请反应,就知道资源未能配合业界需要。假设政府集中资源,出钱兴建再生纸厂,甚至透过贷款和税务优惠,在投产初期资助营运者,吸引口收商把废纸卖给厂方,能否就此一劳永逸?

回收商表示,浸湿废纸不合规格,一般不会接收。(李慧妍摄)

土地环境有法处理 成品竞争力不能忽视

我们不宜低估营运纸厂的难度,即使政府觅得土地兴建,也要处理排污和减排。制造过程使用大量淡水和能源,生产废水,除墨会累积重金属和有机废物。如果处理不善,就会破坏污染环境,降低再生纸的环保成效。
 
幸而,有赖科技进步,减排技术也日益先进。政府和业界可以借鉴外地再生纸厂的经验,兼顾盈利和环保要求。位于美国加州的  New Leaf Paper,于 1998 年成立开始,就决定不再出产纯原生纸,又采用农作物残余物和消费后的剩余材料。所有纸张均为无酸及无氯,用水量最多减少八成。最重要的是,这机构与食品店 Ben & Jerry's 和 户外运动服装企业 Patagonia 等,同获  B 型企业(B Corp)认证,成功以牟利商业模式解决社会及环境问题,以共利的永续经营为目标,当中的环境范畴得分,远超其他 B 型企业。
 
这家加州纸厂例子,显示再生纸厂有条件满足环保标准。下一关是商讨成品的竞争力。日后的再生纸厂,应该生产甚么类型纸品,如何在内地和东南亚纸厂对手争夺市场,政府如何更积极优先采购再生纸,创造稳定的内需等,通通需要认真思考。否则,供需不配,成品滞销,对各方毫无好处。有造纸业界人士担忧建厂并非香港最理想的选择;如果能够提升回收纸的品质,政府可以降低码头费用,加强出口竞争力更适合。

本港法例禁止进口废料在港弃置,但若回收商能够出示证明属循环再用后的剩余物料,仍可申请弃置于堆填区。(陈焯𪸩摄)

香港必须订出堆填以外的处理方略,把废纸变宝,释出土地。但究竟应该兴建再生纸厂,还是继续出口主导,社会宜从长计议。政府需要做详细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评估。另一方面,有些措施可以立竿见影,就是摒弃现时的粗糙低端的废纸回收,首要做好分拣步骤,减少杂质,适度补助收集工序等,完善整个回收产业链。纸张分类愈精细,卖价愈高,同样有利出口和再造。这不能单靠政府,需要市民和回收商合作,共同为环保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