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点】对O camp希望愈大,失望愈大?O camp最大的错是甚么?
暑假来到尾声,当中小学生在准备新学年时,也是很多准大学生参与迎新营的季节。由六年中学,突然转到截然不同的大学生活,不少新生充满期待之余,又对未知的未来感到迷惘。新生迎新营(Orientation Camp,俗称“Ocamp”)原意就是为一众新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适应新生活搭出一条桥梁。而根据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的刊物-《大学线月刊》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及香港城市大学所作的一项调查指出,有八成半受访者是为结识朋友参加迎新营。另外,亦有六成受访者希望在迎新营中增加对学系或宿舍的认识,从而早些适应大学生活。可是,多年来出现在媒体报导上的迎新营消息,焦点却集中在那些意淫与过火的行径,令公众对大学生留下负面印象。哪怕撇除这些负面新闻,不少新生仍有感O camp普遍的活动只让一群人“围威喂”三、四天,无聊又浪费。为何O camp会让人有此观感?一众搞手与新生又该如何策划及参与,才可以减低大家对于O camp期望的落差?
除了意淫与浪费 O camp为何为人诟病?
近年O camp为人诟病,主因是有迎新营被爆出玩含有意淫的游戏或惩罚,亦有报导指出本属纯净的大学,组爸妈竟斗多赞助,更有校友爆出某学院的舍堂文化,以“传统”之名公开责骂与凌辱同学,没有人道对待同学,使同学倍感不被尊重。
可是,以上其实都是一些特殊情况。大部份的O camp为期几日几夜,同学会穿上一式一样的上衣,在“组爸妈”带领下,分组进行活动,当中大多以破冰游戏、团队合作任务、城市定向、营火会(camp fire)、“水战”、小组交流分享等活动为主,志在以团体游戏让新生更快地认识对方,成为朋友。
即使没有被迫参与意淫游戏或遇上被欺凌的情况,不少曾参与过的同学均表示,不明白为何要自费“自己chur自己”(自己辛苦自己),不单在那几天要进行密集式活动,更每晚只可睡三至四小时。除了感觉疲累,迎新营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亦有过来人认为O camp每年都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水战浪费食水,宣传品或纪念品则过多以及无用。
只有某种人才可以投入O camp?
过来人有以上的观感,皆因现时普遍O camp的节目安排,在短短三、四日中,百几二百个新生加上一众老鬼(意指较高年级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在云云人海中要让其他同学快速认识自己;而O camp中的游戏因为都是以体力、团体活动、完成任务为主,再加上不少老鬼都希望有新生可以帮忙炒热气氛,以致较为外向、活泼、领袖型的新生自然会备受注目,才可以“埋到堆”识到朋友。
现实却是,不是每个新生都是外向、活泼、领袖型个性的人,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体力型的团体活动。由这些活动主导的O camp,能否让其他个性的新生融入新圈子便成疑问,更有可能令一些无法投入、未能完成任务的新生被定型为“弱者”、“不合群者”。而参与过的人都知道,O camp中的表现和举动很有可能成为未来三、四年间师兄姐以及同学对自己的既有形象。
大学的课堂并不似中学般密集,除非积极投入学会或组织,否则学生难以如过去中学般,因为长时间一起在课堂上课而有机会深入结交其他同学,所以大学时期比起中学更难结识朋友。O camp本意就是想借着各种不同的活动与情景,帮助同学认识到一班同一学院或学系的同学。可是,现时的O camp却只是能让活泼外向的新生可以更快融入,其他人反而变得不知所措,岂不是与原意背道而驰?
O camp只有玩乐及传授大学求生攻略?
大学生活本是脱离填鸭式教育,让学生发展专业知识和学问,同时也是人格增长,确立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若O camp是新生踏入大学校园的第一步,从而窥见大学、学院以及学系的文化与气氛,那么O camp的形式理应可以让新生对此有正确的理解,同时更能照顾到不同个性的人,使不同个性的人能投入活动,从而达至交朋结友的目标。
可是,现时老鬼在O camp中所传承的,并非学系或大学的文化精神,更多是“大学求生攻略”。“组爸妈”虽然只比“组仔女”大一两岁(有些甚至同年或比“组仔女”年小),但凭借在学院打滚的经验,加上由更老的“老鬼”所告知的消息,“组爸妈”在O camp中大多会教授一些拣科攻略,例如哪些课堂是“伏”、哪些课堂是必读科、哪些教授是“killer”(即必给低分)、哪些教授“派grade”(即拿A,B无难度)、哪些“中门”不可以过,否则会“烂gpa”、如何成功在内联网抢得好科……
以上种种“秘笈”无疑都能协助新生在选科技巧上有实际帮助,却未必能让从前“被安排规划去学习”的中学生,过渡成为更强调“独立自主”的大学生,做好准备。因此不少新生往后会在全然不同的学习环境,感到迷惘与焦虑。
若然一众搞手在筹备活动中,加入一些既能传承大学精神,同时深入分享自己作为新生时的困难与解决方法,让后辈借镜,可能比较单纯以玩体力游戏更有裨益。而一众新生也应在入O camp前,想清楚自己想在O camp中得到什么?是认识大学的文化与精神?还是仅仅希望取得“大学求生攻略”?是想认识朋友?抑或是纯粹想玩乐加出位?惟有清楚自己的目的与期望,才可以避免在O camp中做出只为满足他人要求而令自己将来后悔的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