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点】将“DQ”议员扣上港独帽子 张晓明言论过火
中联办主任张晓明日前表示,法院裁定姚松炎、梁国雄等4人丧失立法会议员资格,令“港独分离势力受到沉重打击”。虽然港独不利于香港社会稳定,应绝对抵制,但将港独帽子扣在因宣誓不合规被“DQ”的4名前议员头上,却显然不符事实,更不利于在梁振英放弃连任之后香港需要休养生息的社会共识。张晓明作为中央派驻香港的最高代表,如果他真的希望香港“在雨后见彩虹”,就应该珍惜香港短暂的和谐,重新思考国家主席习近平早前访港讲话的真意。
“DQ”议员挫港独? 扭曲法庭判决
过百政商界人士早前成立庆祝国庆68周年筹委会,张晓明在致辞时指出:“7月14日再有4名宣誓违法的立法会议员,被法庭裁定丧失议员资格,港独分离势力受到沉重打击。”这番说话不但错,而且扭曲了法庭的判决,对于四名议员为何被“DQ”,到底张晓明是真的不知,还是装作不知?
姚松炎、梁国雄等人失去了议员资格,并不是他们提倡港独,或者从事港独分裂行为,只是他们在宣誓成为立法会议员的过程上违反了香港相关法例。《01观点》多番强调,考虑到香港需要休养生息,政府不应该再就这4人的议员资格提出诉讼,以免惹来“政治追杀”的不良观感,徒增社会撕裂,既然法庭最终裁定他们失去议员资格,香港作为一个法治之区,只得尊重法庭的裁决。
只是,姚松炎在誓词“加料”的内容,是在最后加插“定当守护香港制度公义,争取真普选,为香港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语句,既是香港主流社会的价值,更不涉港独,法庭更不是以港独作为“DQ”的法律依据,张主任凭什么说他是港独。
至于“长毛”梁国雄被说成“港独”,更加可笑。社会上很多人不喜欢他我行我素的作风,但梁国雄多年来活跃于保钓运动、经常到日本驻港领事馆外抗议,要求日方就二战暴行道歉赔偿,在香港社会众所周知。一个“大中华胶”竟然被打成“港独”,实属可笑。
搬出港独稻草人 不利社会休养生息
而刘小丽和罗冠聪,他们把庄严的宣誓程序当作政治表演舞台,的确显示出他们的幼稚,但其“罪名”亦仅此而已,他们需要为这种错误承受极其严重的法律后果。即使刘小丽和罗冠聪在政治光普上属于本土派,强调自决,容易引人误会,但他们至少表面上宣称自己不是港独,只是主张香港优先、照顾本土利益,并不能粗暴将其等同主张香港独立。刘小丽和罗冠聪问题,与开宗名义主张港独的梁颂恒和游蕙祯,还是有着根本的分别。
事实上,张晓明将4名不是港独的前议员也打成“港独”,只会令人觉得他又再搬出港独稻草人,将香港社会的各种矛盾轻率扣上“港独”帽子,将这些年香港政府的施政失效、中央政府与香港社会沟通不畅等问题,试图借此掩饰甚至推卸责任。但这种把问题过度简单化的处事方式,根本无助解决香港社会当前的挑战,香港社会正渐渐放下没完没了的政治争拗、休养生息,张晓明的说法,显然无益于香港社会修补撕裂。
张晓明在其讲话中,也提到现时香港的情况,印证了“彩虹总在风雨后”这番话。如果张晓明真的希望香港得见雨后彩虹,他就更应该好好反思今次的言论,更加要重新学习习近平早前访港时的讲话。当时习近平表明,只要爱国爱港,诚心诚意拥护“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不论持什么政见或主张,中央都愿意与之沟通,因为“和气致祥,乖气致异”。
习近平之言,香港市民普遍认为是要求彻底放弃无谓的斗争,改以团结社会上绝大多数人为政治目标,就算一些人政治主张与中央有别,只要他们不逾越港独红线,也要用统战态度进行沟通。把一些不是港独的人,打成港独,然后继续斗争下去,应该是有违习近平的治港新思想。如果连中联办的主任也未能准确拿捏国家主席讲话的个中意义,香港又怎可能得见雨后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