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成为了国际桌球中心
继奥苏利云之后,世界桌球一哥卓林普最近也循优才计划来港。其他盘算先不说,第一个好处就是本周三至六(12月25日至28日)一连四天在澳门举行的大师邀请赛,奥苏和卓林普也可以由香港出发,算是半个主场出击。
卓林普在圣诞日揭幕战以局数五比一击败丁俊晖,奥苏昨天又在第四局缔造单棒139度,以局数五比三击败傅家俊。世界一哥和排名第三的“火箭”先后大显身手,今晚将轮到排名第二的威尔逊(Kyren Wilson)对阵傅家俊,肯定又是瞩目一战。
奥苏喜欢在香港行山,可以说是众所周知。连菠萝包和蛋挞也未吃过的卓林普,据说有个人原因而落户香港。不过撇除这些日常生活的因素,两位仍在顶峰的世界级球手,相信也因为近年须经过在中国以及亚洲作赛。奥苏上个月才在南京出战国际桌球锦标赛,卓林普10月也在参加武汉公开赛。透过优才计划取得留港身份,肯定有利于他们减少飞行时间。
事实上,桌球虽然源自以及盛行于英伦三岛,但赛事在英国以至欧洲的观众人数不多,吸金能力远远不及足球比赛。桌球近年反而于亚洲有不俗的发展,除了南京和武汉的排名事,中国还有西安大奖赛以及在江西玉山举行的世界公开赛。前年在香港举行的大师赛即使非排名,但也打破世界纪录吸引了超过8000人入场。从桌球作为经济产业的角度来看,落户香港大有可为。许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火箭”考虑在香港开设廿间桌球会。
从欧洲的足球到美国的篮球和棒球可见,体育从来都可以是一门大生意。为什么美斯会去了美国迈阿密,C朗在沙特利雅德,一方面涉及球员自身的商业计算,另一方面也关乎地方政府的体育政策。奥苏和卓林普先后来港,现在人人都知道香港原来可以成为国际桌球中心。桌球能否继续成为A级精英项目,以至桌球馆的规管是否可以与时并进,再笨的人也知道得积极处理。文体旅局局长罗淑佩既然有干劲又主动,没理由白白错失机会。
更重要的是,香港成为国际桌球中心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并非政府推动而成。在桌球以外,我们还有什么潜质可以吸引世界级人才来港?所谓地理位置便利从来都是相对,而且会随时势而变动。对于顶级篮球员而言美国是便利而亚洲是不方便,但对于羽毛球员来说亚洲才是方便而欧美反而隔涉。这也是为什么蝉联奥运羽球男单冠军的丹麦好手安赛龙移居杜拜。不只中国以至亚洲的发展能够决定香港对于什么人而言是“近水楼台”,香港自身可以缔造怎样的市场,为世界级人才带来怎样的机遇,这不是一个局长足以规划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