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风波】1月26日学生冲击校委会要争取什么?
2016年香港大学第一次召开校务委员会会议,万众瞩目,因为这是李国章获委任港大校委会主席后的第一次会议。港大学生之前发起罢课行动,矛头直指他。学生会会长冯敬恩要求增加一个议程,提出全面检讨校委会功能等建议,获得接纳,外界最关注的是同学的诉求是否得到实现。
当晚我与另一委员乘车提前四十分钟进入会场,阅读在现场才可以看的机密文件。会议大楼外大批警察如临大敌般戒备,显示晚上的形势一定非比寻常。这次会议又有几位新委员上任,包括校内选出的教师与职员代表,也有特首委任的人士,加上新任的主席,连同前数月的新成员,整个校委会换了不少面孔。李国章在一片争议声中上任,他公开呼吁希望外界给他半年时间,证明他能否为港大做出成绩。
当晚会议最具争议的议程是由冯敬恩提出的成立检讨《香港大学条例》的委员会,建议校委会讨论这个委员会的职责以及提出对大学条例的一些修订,包括废除特首担任大学校监、增加大学成员在校委会内的比例、改变委任委员的方法等。会上对议程有不少针锋相对的讨论,但大家对成立这个检讨委员会并无异议。
有鉴于教资会即将发表一份关于大学管治的检讨报告,多数校委会成员认为可以等该报告面世后,港大马上跟进并成立一个独立委员会进行全面检讨。会议难得全体成员一致通过这个决议,包括学生代表。
会议在八时左右结束,突然传来消息,部分学生冲破港大保安的防线,堵塞停车场不让校委离开,气氛紧张。很多会员都感到大惑不解:不是满足了学生的诉求吗?为何还要围堵会场?个别教师代表顺利徒步离场,自行驾驶的或等司机的委员都无法离开,要到另一个房间休息等待消息。这时,冯敬恩全程监视校委的一举一动,并不时向外界发放信息。主席李国章则在另一个房间草拟声明,准备向外界交代会议的决定。
约八时四十分,大学的保安组主管表示,同事在入口处筑起了人链让委员可以安全离开,李国章在校长与另一位副校长的陪同下,也准备步出大楼。但当学生一见到李国章,群情非常汹涌,人链马上失去效用,学生包围一众委员,寸步难行。我刚好位于李国章主席和马斐森校长身旁,亲身经历了二十分钟被重重包围。
正如马校长事后忆述所说,当时的确感到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在我左边的保安尽最大努力保护李国章不受攻击,在我右边的冯敬恩一直想用手伸向李国章,不断叫嚣不准他离去,更粗言秽语地肆意辱骂。当时,我难以置信这是出自一位港大学生会会长的口。在他旁边的另一个学生也有同样的表现。
我夹在人群中不断被拉扯,感到筋疲力尽,在推撞中很容易倒地,情况十分危险,如果有人倒下,随时发生人踏人惨剧,后果不堪设想。我一直最担心的是八十多高龄的杨紫芝教授,她不可能抵档得住这种冲击。幸好,她可以安全离开。其他委员有的感到不适要送医院,有的衣服也被示威人士扯破。我被困四十五分钟后,总算能顺利离开。
事后有消息指学生群众之所以失控,是因为冯敬恩在会议期间发放不实消息,指校委会不接纳学生要求,刻意拖延。后来职员代表张达明马上澄清了,但已经无补于事。马校长昨天发出的公开信言辞罕有的严厉,强调不能容忍暴民统治,认为学生的行为完全没有必要。
大学最高决策机构校委会有两位学生代表,他们有充足的渠道代表同学发声,究竟有没有做好本份?冯敬恩在会内举手赞成通过成立检讨委员会,之后不等校委会发言人李国章先对外宣布议决,故意发放不准确信息,既误导学生,也陷校委会不义,引发冲突;之后再有群众加入围堵一众校委,又鼓动学生冲入会议大楼追击李国章,他究竟想争取什么呢?恕我无法理解。
(本文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