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评】研究郊野公园土地?561公顷住宅地,请先找数!

撰文: 邹崇铭
出版:更新:
就在不到五年之前,现届政府刚上任之际,所公布的“一大堆不适宜发展的土地”,若按照现时房协试点研究的方向,尽皆可以“沉冤得雪”,重新变成“适宜发展的土地”了。而它们的面积竟多达561公顷,是郊野公园研究涉及土地的14倍!
邹崇铭
大榄郊野公园边陲土地。(资料图片)

文:邹崇铭

2012年7月4日,麦齐光回答立法会议员潘佩璆议员的提问,披露政府坐拥逾2,100公顷空置住宅用地,其中1,201公顷是“乡村式发展”、另有952.5公顷是“住宅”和“商业╱住宅”用地。这种开诚布公的态度,令麦齐光轻而易举成为最广受尊崇的局长。

未几麦齐光便遭廉署拘控,匆匆走马上任的陈茂波,难免要面对公众的质询,为何政府坐拥大量土地,仍要向基层弱势市民伸手,强行展开新界东北、洪水桥等新发展区项目?

陈茂波自不然顾左右而言他,摆出一大堆推翻2,100公顷用地的理由来,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

“并非所有空置土地均可发展。”

因为当中包括为数不少的天然斜坡及形状不规则的地块,以及现有发展、公路或其他设施边旁的狭窄地块,未必适合作房屋发展。

“以蓝田广田邨毗邻的地皮为例,邻近五桂山、地势陡峭,前方已有大型公共屋邨,倘再发展,须考虑交通和基建能否配合,太接近现存建筑物亦会影响通风。”

诸如此类。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资料图片)

因此,根据陈茂波的说法,在扣除一大堆不适宜发展的土地后,“乡村式发展”用地仅余932.9公顷,“住宅”和“商业╱住宅”只有391.5公顷。

房协昨天公布获政府邀请,在郊野公园边陲土地试点进行建屋研究,循公营房屋方向发展,稍后将提交详细报告。当中两试点分别为元朗大榄隧道收费站以西,及沙田水泉澳邨东南方,亦即位处大榄及马鞍山郊野公园,合共涉及40多公顷的土地。

我刚好就是住在大榄隧道收费站以东,每天都会攀爬大斜路到隧道转车站搭巴士。在等巴士的时候,皆少不免驻足欣赏一下地势陡峭的大榄群山。我也试过登上山上的大榄涌郊游径--千万不要被名字骗了,它根本就是一条四级难度的攀山径!至于马鞍山郊野公园那幅地,那就更明显不过,毋须再多加解释。

“前方已有大型公共屋邨,倘再发展,须考虑交通和基建能否配合,太接近现存建筑物亦会影响通风。”

好了,现在终于水落石出了。就在不到五年之前,现届政府刚上任之际,所公布的“一大堆不适宜发展的土地”,若按照现时房协试点研究的方向,尽皆可以“沉冤得雪”,重新变成“适宜发展的土地”了。而它们的面积竟多达561公顷(952.5-391.5),是郊野公园研究涉及土地的14倍!

假如政府不先交代这561公顷空置土地的去向,又岂有可能说服公众,郊野公园才是发展公屋的适当选址呢?

(本文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