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76误当100】“教育心理学家”评估出错 累学童迟求医
对学生及家长而言,针对特殊教学需要(SEN)的评估和治疗,多等一个月都太久。
小二的心心(化名)平日学习、做功课、玩游戏,都较身边的同学慢,成绩追不上,同窗灼人的目光教心心压力超负荷,甚至抗拒上学。母亲看在眼里,想到一个微小愿望:可否让心心加时作答,完成考试?
偏偏愿望却遥不可及。心心的母亲付数千元聘私人执业的“教育心理学家”,希望得到专家建议,为女儿加时考试,结果其资历及评估均不获教育局承认;“专家”更错将属IQ76“有限智能”的心心,评为IQ100、智力正常,家长的假希望被撕碎一刻,如被推进深渊。
心心小时候曾被评为发展迟缓,数年前于主流小学读小二时,学习问题愈见明显:“心心每日要5、6小时才完成功课,抄一百几十个字都要2小时⋯⋯很慢,考试无可能写得出。”母亲Sue指,心心成绩经常徘徊于合格边缘,她亦对此十分介怀,面对学业的巨大压力,曾一度压力大得肚痛呕吐,不愿上学。
自称专家 律师楼做评估
后来,Sue得悉根据教育局指引,获教育心理学家或临床心理学家评估确认为SEN的学生,可向校方申请延长考试作答时数、放大考卷字体等调适。由于心心学校社工指,轮候教育局专家评估最少需1.5年,Sue遂于朋友介绍下,找到自称教育心理学家的周锦强替女儿做评估。“当时系想学校俾佢加时考试,因为佢做得慢。”
相关文章:【IQ76误当100】心理学家资历不尽不实 专家斥政府零监管肇祸
Sue忆述,周锦强自称为香港心理学会副院士,于纽约从事同类工作多年,又曾出示其“纽约教育部认可教育心理学家执照”号码:“他说已退休,只为帮朋友,收费较坊间其他教育心理学家便宜近半,因朋友指自己的儿子都找了周做评估,所以便相信他。”
此后周锦强分别于律师楼及会计师楼,替心心进行了两次各1.5小时的评估。首次见面当日,周问及心心的背景后,便单独与心心做评估。约两周后,周交出一份中文写成的评估报告,当时他未有详细解释评估内容及报告,亦无说明心心应否获得调适,却指心心智力正常,IQ100分,“工作记忆”具“优异能力”,较同龄小孩更好,指她“俾点心机就得,会上到大学”,著Sue放心。Sue顿时放下心头大石,又请周提供建议以帮助心心,周却推说:“继续做就好贵,只要俾多点耐性,要睇多点书。”
教局拒收报告 揭发结论出错
Sue及后将报告交回学校,校方却拒收,Sue忆述:“学校话周锦强没有注册,不是政府认可的教育心理学家,所以教育局不会接受这份报告。”为免对测验内容的记忆影响结果,心心需多等至少1.5年,才能接受第二次评估等候期间学校亦没有提供调适。
可惜年半后的评估,却带来另一个打击。教育局的教育心理学家评估后,发现心心智力只有76分,属有限智能,较周锦强的评级下跌两级,与70分以下的“低弱智能”组别更接近。评估结果较预期差,Sue难以接受,更连夜失眠:“我觉得精神上系伤害,以为女儿没有问题,更开心了好一阵子,等了这么久,两份报告结果却差别如此大,好似期望落空。”
专家:评估报告问题层出不穷
记者翻查周锦强宣传时公开的资历,发现当中有不少失实之处。而曾任职葵涌医院儿童及青少年精神科的资深临床心理学家潘麦瑞雯细阅相关评估报告后,亦直言周进行的智力测试评估与教育局的相比“落差相当大”,“工作记忆”评分更相差4个等级,情况罕见。她直言周锦强的报告“几乎每部分都有问题”,报告结论代表性成疑。
直头唔知佢(周锦强)做紧乜!
潘麦瑞雯指出,周锦强没有列明使用了何种版本的智力测试,评估结果或因而变得毫无意义。“因为即使是不同词语解释、处境分析,在不同语言文化下会有差异,例如广东话和普通话的用字已经不完全一样。而智力测试要以相同成长环境下、同龄的人比较才有意思。”她明言,为本地儿童做智力测试,必须使用以广东话及香港作基础及背景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香港版”。负责批出该量表的香港心理学会,则表明从未批准周锦强使用该量表。
教育局:可信性成疑会拒收
教育局拒绝评论个案,但表明局方只在心理学家的报告质素或可信性成疑时,才会考虑不接受相关报告,发言人又表示,如评估运用的评估工具、建议等不清晰,局方会与学校、家长,甚至有关心理学家联络。局方承认香港没有法定的心理学家专业注册或执业认可制度,又指根据2015/16学年的资料,转介给校本教育心理学家的个案,约九成于四个月内获得评估。
测试工具由前东家越己堂提供。
从未提供相关测试工具予周锦强,考虑追究事件。
辩称前东家提供测试 遭否认
记者早前到周锦强于屯门执业的教育中心查询,对于评估报告遭拒收,及报告结论与教育局有重大差异,他仅表示自己是以专业方式评估,未能解释差异原因。
他又承认现时不是香港心理学会会员,就他本人未有资格取得相关SEN评估工具事宜,他先表示早已获教育局授权使用评估,并将授权信件交由他往日工作的教育机构“越己堂”,代为购买工具;不过越己堂发言人谢小姐回复《香港01》时否认事件,称机构内的教育心理学家均是自行购买评估工具,公司从未替任何人购买。
后来,周锦强又改口称测试是从越己堂借来的;然而越己堂发言人同样否认,更表明从未向周锦强借出适合评估本地小学生的智力测试,“测试是跟教育心理学家本人的”;又表示从未向任何人借出任何读写障碍的评估工具,怀疑周锦强自行复印取走使用,表明若有进一步证据将追究事件。
有专责统筹SEN相关事宜的小学教师亦坦言,教育局因评估者资格等各种原因,而将报告“打回头”的情况不算罕见,“近日交上教育局的20份评估报告中,就有2、3份打回头”;该校校长更表示,若非接受访问,也不知道“原来心理学家冇法定注册制度”,故过去无意识要提醒家长小心。
觊准家长心急 浑水摸鱼乱评估
立法会议员张超雄指,现时轮候教育局评估需时,加上学童等候期间未能取得学校调适,要继续应付不符合能力的工课量及考试模式,足以打击学童自信,同时影响家庭关系,“令小朋友及家长好徬徨”,部分便会因而光顾私营评估服务。然而,香港并无法律禁止他人讹称教育心理学家,以致只要是“有门面、有人脉”就可执业,家长更易“中招”。
香港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部会员兼港大心理学系首席讲师王洁莹亦坦言,心心的遭遇并非个别例子,学会亦不时接到有类似的投诉,她批评政府一直无法定注册制度规管教育心理学家资历,亦无指引助家长拣选专业的教育心理学家,最终家长付出金钱和时间,却换来错的结果,学童迟迟得不到学校调适及相关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