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哲宏|关爱队精神应用于校 培养仆人领导价值观

撰文: 利哲宏
出版:更新:

利哲宏 Dr Riz's 专栏

培养青少年的正面思维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具有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和愿意为我们的国家和香港的发展作出贡献的新一代,无疑是我们所追求的。凭借著我在青年领域25年的参与,以及作为青年发展委员会青年全人发展行动小组的成员和召集人的角色,我亲眼目睹了我们年青人的变革潜力。如果你问我实现这些目标的成功方程式是什么,我的直接答案将是:用“仆人式领导”(Servant Leadership)的品质去培养我们的青年。

赋权之旅

我在2003年毕业后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一次在麦当劳与朋友们的闲谈演变成了讨论如何帮助我们少数族裔社群克服教育的挑战。最终我们因此成立了香港巴基斯坦学生会,旨在透过更好的教育机会赋予少数族裔青年力量。我们相信,通过激励这些年青人,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成为社会的贡献者。

作为新生,我们聆听自己的内心,考虑他人的需求——这是仆人式领导的真实体现。这种领导风格强调同理心、倾听、管家精神以及对他人个人成长的承诺。从那时起,仆人式领导的原则已经深深植入了我对青年发展的方法中。

在学校推广仆人式领导

在本学年,我转到了一所新的学校,并受到学生追求卓越和固有领导品质的启发。我认识到这是引入仆人式领导的机会,校长同意我从学校环境内开始让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然后再扩展到更广泛的社群。拥有这一共同的远见,我们召集了学生领袖介绍仆人式领导的概念。

学生们的反应非常正面;他们提出了惠及同侪的倡议,并建立一个“学生服务中心”。我经常强调,社区关爱队的精神可以在学校环境中得到应用。我坚信我的学生将发展出同理心,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支持彼此的个人成长,建立更强大的团队,最终成为香港的仆人式领导者。

支持和理解的需要

然而,最近有不少评论对社区关爱队进行了不公平的批评,无疑这让我的热情受到了打击。这些由政府成立的团队在支持地区工作和促进社区网络中发挥著关键作用。他们组织关怀活动,协助有需要的人,并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一年他们已经访问了近39万个家庭,并提供了超过4.3万次的帮助。

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我可以证明,如果社区关爱队的表现真的那么不令人满意,我们不可能看到政府在他们的下一个服务期预算中增加50%的资金,正如最近的财政预算案中所强调的那样。

呼吁耐心和支持

对于那些批评关爱队的人,我期望他们在审查关怀队的财务和绩效指标时不要急著下定论,因为他们需要时间来展示他们完成服务后的成果。让我们允许我们的官员在既定的监督和审查机制内执行他们的职责。避免吹毛求疵,而应促进仆人式领导的精神在我们青年中进一步普及。我们可以一起培育一个充满同理心和关怀的香港社会,让所有人都能受益。

总之,培养青年的正面价值观和责任感不仅是一种愿景,更是一种必要。通过拥抱仆人式领导的原则,我们可以赋权下一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有意义的贡献,确保所有人的未来更加光明。

作者利哲宏博士是九龙城区议员、直资学校副校长。

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