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区议会选举|反思、挑战与未来展望
刚过去的周末,香港成功地举行了改制后的首场区议会选举,虽然投票率达到了27.54%,在尾段出现了电脑故障,但整体而言,选举进行尚算顺利,只是许多前线和投票站工作人员辛劳了不少。
来稿作者:邝卓睿
这次选举的范围确实扩大了许多,考验了许多建制政党在地区日常工作表现、与不同领域选民的互动以及对多个社区的了解。建制派大部分政党在这次选举当中基本上保住了基本选票盘,个别候选人因其服务表现优异甚至获得了不同政治光谱的支持。这些都在选票结果中得到充分体现,尤其是在选区如将军澳北、观塘中、观塘北等地,一些候选人因在选区内的不懈努力获得了不同领域选民的支持。
政纲笼统 当选者须联系选民
然而,当选的议员并不一定对所属选区有深入了解。许多人仅仰赖政党基本票,真正成功拓展选票或获得其他政治光谱支持的案例屈指可数。在笔者所在的选区,几乎没有一位候选人对整个选区或笔者所在社区有深入的了解。有些候选人只专注于特定社区而忽略其他需求,另一些仅在自己服务的社区拉票或活跃。更有甚者,一些候选人提出的政纲笼统且缺乏实质意义,反映出候选人或其团队对选区多个社区的不了解。这些情况让居民感到不满和沮丧,结果是他们选择了不参与投票。这些现象不仅反映在个别投票站的选举结果和投票率上,同时也在许多选区中出现,显然是令人遗憾的情况。
因此,当选者和其所属政党或团体需要认真反思这些现象,成为真正有质素的政党、社团或地区议员。建制派政党和当选者也需扩展服务网络,思考如何改善政纲的内容表述方式,并与那些对特区政治和施政感到不满、冷感和失去信心的选民建立更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年轻及中产阶层的选民。这将扩展选票来源,巩固现有优势,同时满足长远发展的需要。建制派政党、当选者和政府当局不应止步于此,需要深入检讨这次选举的表现,思考如何吸引更广泛的选民,尤其是在日常工作和政策领域中如何与年轻、中产阶层和专业人士等选民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以获得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否则,只会取得短暂的胜利,难以巩固长期的支持。
提名面向公众 门槛可调低
另一个值得检讨的是提名制度。许多小型政团和热心服务社区的人士因为提名门槛过高或政治联系问题而无法参与区议会选举,失去向选民展示改善选区愿景的机会。政府应该就提名制度进行检讨和改善,包括举办联合会议,让有意参选的社区人士在提名期前介绍政纲给委员会成员,同时规定所有委员申报政治或社团联系。对于提名人数方面,也可考虑由每会三人减至一人,再由资格审查委员会做最终决定。
选举尾段发生的电子选民登记册系统故障及选举管理委员会的应对是本次区议会选举中最大的败笔。笔者感到困惑的是,面对故障及系统问题,选举管理委员会为何没有预先准备紧急应对方案或启用备用云端系统?即便行政长官已要求进行调查,委员会仍需要清楚向公众解释为何缺乏应对方案或备用系统。这次故障影响了许多选民,尤其是那些原本计划在晚间或晚餐后行使公民权利的选民。
推动税制改革 投资效益项目
至于选举后,笔者认为政府应该严肃看待目前可能发生的公共财政危机。香港自回归以来过度依赖金融和房地产,其税基极为有限,导致经济体系极度脆弱,并无法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近年来,香港政府经常采用所谓的“派发式”民粹政策,透过发放消费券、现金回赠、公屋免租、电费补贴和交通津贴等方式解决眼前的社会问题或民怨,但这些一次性的补贴措施对于应该由政府额外投入的领域,如安老护理、教育、医疗和新兴产业发展等,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不仅导致公共财政秩序混乱,还间接减少了对这些领域的投资,未能满足市民需求,使得一些如人口老化和老年服务危机未能得到妥善解决或缓解。尽管部分危机是由人为因素导致无法有效缓解或应对,但问题的核心在于政府在公共财政纪律上的不足以及缺乏对重要领域的适当投资。
香港的财政储备已经大幅下降,这些派发式开支加上多项重大项目的支出、新政府单位的成立以及固定支出的增加,使得香港特区政府陷入了收支矛盾的困境。面对日益严峻的经济前景,特区政府需要在接下来至少两年无选举的情况下,重新检视公共财政纪律,审慎管理财政,将资源用于有价值的领域。同时,政府也应推动税制改革(包括探讨开征消费税)、检讨部门原有的限期职位是否应转为永久职位、审视多个重大发展项目,并减少或将非经常性支出转化为临时支援措施等等,从而使香港能够重回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并有效控制支出。只要有稳定和充足的财政实力才可以抵御外围变化所带来的风险,进而寻找发展机遇及投资在那些有效益的项目上,从而使香港得以在逆风中继续前行。
最后,新当选或受政府委任的区议员们也需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应该为社区做出积极的贡献,与政府和市民共同合作建设更美好的香港。这些议员亦须在争取表现的同时,减少空洞口号、不实行的行为,以及避免鼓吹“派发式”的津贴项目。在现有的区议会框架下,确实履行自身职责是重要的,同时尊重自己的区议员身份,尊重委任或支持他们的选民,也应保持高度的专业操守。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代表社区利益,以及实现香港的持续进步。
作者邝卓睿是香港群策汇思常务理事,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硕士,曾在澳大利亚国际事务研究所工作。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