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习拜会|中美或迎“乍暖还寒”时刻
美国时间11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三藩市以南的斐洛里庄园与美国总统拜登会晤。此次会晤备受全球瞩目。这是两国关系自今年年初急转直下,国际风云变幻莫测的背景下,中美两国元首时隔一年的首次会晤。据媒体报导,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域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沟通。
从目前媒体释放的消息来看,中美元首会晤的确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不过,多数合作领域属于非结构性问题。而一些结构性问题,比如台湾问题、南海问题、科技管控问题并没有明显进展。笔者认为,中美关系或迎来“乍暖还寒”时刻,即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两国关系似乎某种程度上走向稳定,但倘若结构性问题无法解决,中美关系将无法根本缓和。
来稿作者:申金鑫、刘佳星
相向而行或因“彼此需要”
2022年两国元首峇里岛会晤后,中美关系一度回暖。但自“流浪气球”事件后,两国关系又陷入了一段曲折历程。中方指责美国“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和发展权益的问题上不断挑衅”,批评其采用“冷战思维”,以“去风险”之名行“脱钩断链”“零和博弈”之事,破坏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在科技、经贸等领域频频对华“使绊子”“下套子”。美国则对中国在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问题上的态度颇为不满,认为中国越来越明显地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阻碍者”,并对中国军方在台湾周边以及南中国海区域的军事活动表示“关切”和“不安”。
然而,中美两国都不愿坐视双方关系“失温”。近几个月来,中美两国官员的互相“走动”逐渐增多,呈现了相互间“小步靠近”的态势。 随著美国高层2023年年中以来的密集访华,中美间的一系列交流逐渐恢复。10月底,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访美,为两国元首的三藩市会谈正式拉开序幕。此时,中国媒体对美国的批评声音也有所减弱。
《人民日报》的国际评论专栏《钟声》11月11日发表了题为“本著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发展中美关系”的文章,称习拜会对“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大豆外交”“文化外交”也再次登场,中国在11月初宣布进口300万吨美国大豆,通过巨额订单释放善意。11月10日,纪念费城交响乐团访华50周年音乐会在北京举行,该乐团是第一个访华的美国乐团,习近平和拜登分别致信肯定了其对促进中美友谊的重要作用。
中美两国此次的相向而行,与其说是老对手之间的“默契一笑”,不如说是特殊时刻的“彼此需要”。一方面,拜登急于重建中美两军之间的沟通,特别是在俄乌、巴以等地缘政治冲突频现,不确定性增加的时期,深陷战争泥潭的美国无暇东顾,希望尽可能减少中美双方的意图误判和误解,从而降低两国爆发直接冲突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管控风险、推动亚太地区更具包容性的经济增长是双方共同的诉求。美国债务危机严重,穆迪等机构近日把美国主权信贷评级展望也由“稳定”降至“负面”。
再看中国方面,IMF虽然上调了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预期,释放了中国经济回升的信号,但是由于出口减少、失业率上升等原因,中国经济也同样面临挑战。可以说,此时的中美双方有理由、有意愿、有动力把中美关系搞好,加强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
一手相握,一手对弈
中美元首会晤选择了“庄园会晤”这一形式,在严肃中又平添了几分轻松、活泼。中国媒体在报导中,专门呈现了两国元首在庄园里漫步的场景,让人们不禁遐想,在离开了人满为患的长桌后,两位领导人在相对私密且幽雅的氛围中,会进行怎样深入且坦率的交谈。
此次元首会晤,有效缓解了中美两国之间的紧张氛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美两国一边在斐洛里庄园的长桌上“握手”,另一边则在长桌外频频出招、暗中较劲,试图彰显己方的强势地位。例如,中方媒体在报导中强调,此次元首会晤是“拜登总统向习近平主席专门发出的一份举行元首会晤的单独邀请”,强调习主席“受邀赴美”而非“访美”,凸显了中方的外交姿态和外交站位。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从11月9日起连发5篇社论,扭转报导角度,正面描述中美合作,提出“重返峇里岛,通往三藩市”,强调“中美关系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两国和世界都无法承受双方误判意图、对抗冲突之重”。在构建积极话语的同时,也不忘在报道中提醒美国,将口头承诺兑现为具体政策和实质行动。
再看美国方面。在元首会晤筹划期间,拜登接连派遣多名高级官员前往北京,以展现美方诚意。但是所有官员都没有在经济制裁、技术控制等关键问题上做出让步。这可能受美国国内政治环境影响。据称,在习拜会前夕,美国“鹰派”不断发出“警告”,防止拜登在关键问题上对华“妥协”。11月14日,美国共和党参议员里施(Jim Risch)连袂20余名共和党参议员发表声明,呼吁此次元首会晤“应当带来可交付成果,而不是更多让步”,督促拜登在经济、台湾等问题上保持强硬。
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也选择在元首会晤的前一日发布年度报告,声称中国将美国的外交视为工具,希望通过缓和中美关系,改善自身的战略环境,但其“对外扩张”和“与美国对抗”的“野心”没有削减。报告建议美国国会加强对中国在美投资和获取美国技术方面的审查,并积极应对“高等教育和学术领域的中国影响力渗透”。因此,拜登的“诚意”又有几分真?几分假?是否能有效落实?此处不言自明。
由此可见,美国社会对华强硬态度并未改变,也很难在短期内改变。中美双方呈现一手相握,一手对弈的“新常态”。
中美关系或迎来“新常态”
两国元首会晤在打击非法药物、应对气候危机以及恢复两国军方高层交流、增加客运航班、加强双方人文交流等方面,很快达成一些共识。但中美结构性问题并未有所进展,比如台湾问题、南海问题和科技管控问题等。两国处理双方关系的立场有些许“错位”,美方更强调“竞争”,而中方更强调“合作”。
拜登表示,竞争存在,且要“确保竞争不会脱轨成为冲突”,呼吁两国“负责任地管理竞争”,“在符合我们利益的情况下合作共事”。而在开场发言中,习近平强调“大国竞争不是这个时代的底色”,“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中美双方的表态凸显了两国在处理双边关系上的不同站位,而站位的不同与两国国内经济社会环境紧密相连。
在中美关系最重要、最敏感的台湾问题和科技管控问题上,美国呈现一如既往的姿态。但中美间也在一些领域取得了合作,比如气候、AI领域。在军方高层沟通上,两国也打开了沟通管道。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两国军事和谈的可能性,为地区稳定增添筹码、注入信心。
长期来看,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竞争态势,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此次元首会晤,或可认为是两国为双方的长期竞争上了一把有限的“安全锁”——避免短时间内走向美苏争霸式的“冷战”甚至更激烈的“热战”。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美两国或将迎来“乍暖还寒”时刻,呈现一手相握、一手对弈的“新常态”。
作者申金鑫、刘佳星分别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战略传播博士、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