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喵坊觅新归宿惟问题未解决 政府勿让科技园败家

撰文: 01多声道
出版:更新:

全港唯一纸包盒回收浆厂“Mil Mill喵坊”位于元朗工业邨的厂房,去年不获科技园续约,闹出迫迁风波,几经转折喵坊终可在10月转场重生。然而事件背后核心问题未曾被正视,科技园租赁处理混乱、监管失责早已为人诟病,疫情期间高层照加人工,却继续获巨额公帑资助,连年亏蚀,却照被委以重任,连未来落马洲河套区港深创科园也由其全权掌控。科技园是政府全资拥有的法定机构,但这个“亲生仔”的劣行当局断不能照单全收,如果让这个“大花筒”继续败家,本港创科发展难望真正起飞。

来稿作者:徐毅兴

政府近年投放近2,000亿元推动创科发展,科技园是最大受益者,留住“可再工业化”的潜力工厂、争取龙头创科企业落户香港的工作,理应是其主要任务之一,但园方在这方面的成绩一直强差人意。看看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日前要亲自出手,到访伦敦的生物制药企业阿斯利康,“成功争取”对方承诺磋商来港设立研发中心的计划,可见一斑。

科技园近年令人有较深印象的除了“数据㓥房”官司败诉,以及在黎智英违反租契欺诈案被法官斥责监管不力外,可能就只有其“特别的理财技巧”。政府于2018年增拨100亿元予科技园推动创科,去年又预留100亿元发展生命健康科技,包括在科技园辖下港深创科园设立“生命健康创新科研中心”;当局又用50亿元成立“策略性创科基金”,邀请科技园和数码港物色对香港具战略价值的科技企业及可丰富创科生态的投资机会。但去年园方被揭将2020/21年度将高达102亿元款项放在银行做定期收息,回报仅得1.5厘,惹来公众哗然。

翻查之后一个年度(2021/22年度)的年报,园方继续懒理批评,仍将62.2亿元款项做定期,获利息4200万元,而同年度园方整体上亏蚀金额达6.4亿元。另外,参考2021/22年度科技园年报,单计人工支出涉逾4.9亿元,与疫情前2018/19年度的3.05亿元相比,3年增加了约60%;行政总裁黄克强之薪酬为535万元,比起疫情前的468万元,3年增幅近15%。过去数年,全港也在疫情中苦撑,库房收入大减,政府财赤,蚀钱中的科技园竟可在逆市中大幅增加薪酬开支,高层继续安稳地越袋越多,这如何说服公众公帑用得其所?

不要忘记,《香港科技园公司条例》第七条规定,园方须按照审慎的商业原则营运业务。究竟其获得的庞大资源由谁来监督?《条例》列明,园方须将其每年收支预算提交财政司司长,经审核的帐目报表和周年报告亦须提交立法会。行政及立法机关理应有权监察科技园财务及营运表现,当局亦可以找审计署或委任独立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就其营运模式及状况(特别是三个创新园)进行全面审核,防止园方继续“乱嚟”却无后果,此举亦可令其更审慎理财,将公帑真正集中用于支援创科发展。

所谓慈母多败儿,对于科技园这个“败家仔”,政府实在不能再纵容,必须加以“调教”。当科技园的管理、创新园的运作尚未拨乱反正,当局已将日后马料水填海连同搬迁沙田污水厂而腾出共约88公顷的新土地,给予园方作扩建之用,实在令人费解。当局更应慎重考虑,应否将落马洲河套区港深创科园此等重要项目交由科技园负责。财爷早前在网志明言,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本港的创科发展要提速加力,才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大动能。政府必须考虑是否应该找另一机构作为推动香港创科发展的总舵手。否则如此下去,未来创科发展只会被深圳越抛越远,更遑论成为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所讲的“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作者徐毅兴是任职跨国企业的八十后工程师,对城市规划、旧区重建犹感兴趣。文章的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