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点论政|国家声誉犹如商誉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来稿作者:刘仲恒

人皆有自身的声誉与形象。声名良好者,身边之人皆乐于与之结为朋友;声名狼藉者,我们大多会敬而远之,避之则吉。于商业领域,讲究的是商誉。即便货品价格较高,依不乏顾客光顾;商誉不佳者,顾客通常不愿惠顾。国际间就恰似一个以国家为单位的社群,故而国家之间同样存在著声誉的问题。前阵子的缅甸便是一个典型例子,人们外出旅游时纷纷避开这个国家,毕竟没有人愿意遭遇被诈骗集团绑架的风险,其声誉之差,甚至连邻国泰国的旅游业都受到了牵连。

特朗普再度执政后,所实施的众多政策可以用“倒行逆施”来形容,加上与马斯克发生的冲突,简直如同上演一场闹剧。现在的美国政府究竟有多不受欢迎?无需主观臆测,查看相关数据便知。根据 2025 年“民主感知指数”资料显示,美国的净好感度急剧下滑,从2024年的正22%降至今年的负5%。与此同时,中国的好感度却从正5%攀升至正14%。在对中美两国都进行评级的96个国家中,76个国家对中国的看法比对美国更为积极,美国在全球好感度方面首次落后于中国。

从这些数据中还可看出,其他国家对瑞士、新加坡、卡塔尔、加拿大和日本的看法最为正面。而在目前受访的国家中,高达五成五的国家对美国持有净负面看法,已然超过了一半。在其他国家的评价中,美国所获得的负面评价几乎与俄罗斯和伊拉克不相上下。美国在全球舆论中的地位已然沦落到如此境地,可见一斑。

人不会不在意自己的名声,商店亦不可能不重视商誉,同理,国家的声誉同样至关重要,恰似商誉一般。良好的国家声誉意义非凡,因其会显著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地位、与其他国家建立关系的能力以及在全球的影响力。声誉良好的国家自然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和旅客,货物出口能力也更强,并且能够影响人们对该国产品的认知及购买决策。反之,声名狼藉的国家,其声誉会阻碍投资、损害旅游业,必然也会为国际合作制造障碍。

当下,众多国家都在争夺顶尖人才,而国家声誉对于人才的去留具有决定性影响。当一个国家声誉良好时,人们不仅更愿意前往该国进行商务活动或休闲旅游,甚至还会考虑在那里定居、工作、投资和求学。即便人不在该国居住,也会倾向于购买该国的产品。例如,一些香港人喜爱前往日本旅游,同时也偏爱日本商品。笔者曾见过一项资料表明,一个国家在某一特定方面的声誉每提升一个百分点,来自海外的游客数量就会增加 3.1%,同时对该国的市场出口额也会比前一年增加 1.7%。由此可见,国家声誉与经济确实密切相关,此言非虚。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我们见证了中国的和平崛起。目前,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拥有世界一流的军事实力。毫无疑问,拥有良好的声誉,必将助力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逐渐发挥出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作者刘仲恒是放射科专科医生、香港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团结香港基金顾问、香港全球专业青年倡议行动创始召集人。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