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莉珊|中美新一轮贸易谈判关键在稀土 全球产业链屏息以待
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6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在英国伦敦开始举行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中国和美国在伦敦开始新一轮贸易谈判,世界两大经济体正寻求巩固不稳定的休战状态。
6月9日中美双方在伦敦开始贸易谈判,这是继5月日内瓦会谈后的第二轮正式磋商。美国代表团由财政部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和贸易代表格里尔组成,中国代表团则由副总理何立峰带队。谈判焦点在稀土问题和芯片出口限制上。美国对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很不满,稀土是汽车和半导体制造的关键材料。中国则反对美国限制高端芯片出口。
谈判背景是紧张的。虽然5月达成了90天休战协定,相互降低关税,但双方都指责对方违反协议。中国5月对美出口暴跌34.6%,美国则因稀土短缺面临制造业困境。
稀土与芯片是谈判桌上的王牌博弈。白宫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明确表示,谈判核心目标是确保中国恢复4月初之前的稀土输美规模。中国5月虽出口5,865吨稀土,较4月增长,但美方认为仍未达协议预期。稀土作为电动汽车电池、半导体和军工产品的关键原料,中国控制全球90%以上的供应链,其出口管制已导致多国汽车制造商面临停产危机。
中国则要求美国放宽对先进芯片及技术的出口限制,包括人工智慧芯片和航空发动机技术。美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首次加入谈判团队,被视为特朗普政府可能在此领域让步的信号。
此次谈判承载著两国迫在眉睫的经济压力。中国5月外贸资料显示:对美出口暴跌34.6%,进出口增速均低于预期,国内CPI连续四个月下跌,通缩风险加剧。美国同样面临物价上涨与经济降温的双重压力,一方面,能源、食品及住房成本高企推动通胀顽固难消,持续侵蚀民众购买力;另一方面,高利率环境抑制消费与投资,制造业景气度下降,就业市场初显疲态,经济增速明显放缓。这令美联储陷入艰难的政策困境:为抑制通胀需维持紧缩货币政策,而过猛的加息又可能加剧经济下行风险,甚至触发衰退。
稀土短缺已威胁到制造业供应链稳定。尽管双方5月达成90天贸易休战期(美对华关税降至30%,中对美关税降至10%),但相互指责对方违反协定,使休战协定濒临破裂。
中国正以稀土为筹码展开“贸易统战”:一方面向欧盟提议建立稀土出口“绿色通道”,换取高技术产品出口解禁;另一方面与日韩加等国协调立场,组建对美关税统一战线。美国则急需对华谈判成果推动与其他国家的关税谈判,尤其针对7月9日到期的对等关税宽限期。
特朗普宣称收到“只有向好信号”,但北京仍是“不简单的对话伙伴”;何立峰在会前与英国财长协调的姿态,更凸显这场谈判超越双边范畴的多极联动性。当两大经济体交换条件,全球产业链正屏息以待,这场博弈或将决定2025年世界经济能否避免滑向全面贸易对抗的深渊。
作者杨莉珊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香港(地区)商会会长。文章标题由编辑所拟,原题为“中美新一轮贸易谈判超越双边范畴有多极联动性”。内容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