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发挥香港独特优势 做好王沪宁的四个凝聚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来稿作者:黄敬

日前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主持全国政协十四届第三次会议闭幕时表示,要扎实做好“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工作,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对人民政协工作要求、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国家一向重视香港未来发展及定位,这番言论对港府以至笔者在内的治港人士,都指明了努力方向。治港体系一份子,均有责任做好“四个凝聚”工作,加强发挥香港优势。

去年7月,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做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去年1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中,更提出“一国两制”进入新阶段;全国两会则提出“四个凝聚”、“深化国际交往合作”。可见国家政策层层推进,不仅要求香港繁荣稳定、实现高质量发展,更要做到贡献国家、影响世界。

受惠于内地加速发展人工智能,国家创科发展、经济前境都一片向好。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就将今年内地经济增长目标设为5%。香港更应把握国家发展的良好势头,在新形势下做到主动“识变、应变、求变”,除了继续巩固和提升其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的地位,亦要配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国策,推动创科发展成经济新增长点。长远而言,要加强香港在创科发展的国际竞争力,仍需善用粤港澳大湾区优势,与大湾区内其他城市政府,扩大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促进人才、物流、科研成果等流通,以补足香港创科用地不足、成本高、缺乏产业链与供应链等挑战。

去年施政报告指,港府已就河套港深创科园发展,成立由行政长官主持的“河套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督导委员会”,带领政府制订香港园区发展的整体策略、计划和布局部署,有利促进港深两地园区间人员、物资、资金和数据流通的创新政策。未来透过港府创科园,香港可扮演更重要“内联外通”角色,一方面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为整个大湾区吸引更多外资和技术交流提供有力支援,奠定香港成为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另一方面可善用香港面向全球市场、具成熟法律体系保护知识产权,以及有良好融资、营商环境等优势,推动大湾区创科成果“走出去”。

面对国际地缘政治和贸易战的威胁,国家习近平主席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应对,令近年党和国家面貌焕然一新,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更是憾动国际,成功打破了美国巨企的垄断。香港要努力做到王沪宁主席提出的四个凝聚,集合众人智慧和力量,发挥香港“内联外通”的独特优势和功能,持续深化国际交往合作,加强与东盟、中东、“一带一路”国家联系,并与内地企业加强在资源、人才配对上加强合作,为国家吸引更多外来投资和国际合作机遇,令香港繁荣稳定,亦为祖国建设、民族复兴上发挥关键作用。

作者黄敬是香港河源社团总会主席、香港社建协会会长。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