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莉珊|从全国两会洞察香港机遇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全国两会3月11日在北京圆满落幕,这次会议为国家未来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也为香港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今年两会高度关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以及“扩大高水准对外开放”等重点议题,从这些热词中审视香港发展,可以洞察国家发展大势和香港机遇,深刻认识到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性和优势。

全国两会的政策导向为香港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参与国际竞争,香港将在国家高品质发展和中美科技竞争中发挥独特作用,同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全国两会对香港的后续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两会期间,中央政府再次强调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倾斜,香港将进一步巩固其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的地位,同时加强与内地的经济合作,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其次,中国正进入高品质发展新阶段,科技创新成为核心驱动力。香港作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将在人工智慧、大资料、金融科技等领域与内地深化合作,推动“人工智慧+”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再次,香港作为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区域协同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创新、人才流动便利化等措施,香港将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形成合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世界级创新高地。

在中美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香港凭借其国际化优势和科研实力,将成为中国参与全球科技竞争的重要平台。通过吸引国际人才、加强智慧财产权保护、推动跨境科研合作,香港有望在芯片、量子计算、生物科技等关键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慧+”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援大模型广泛应用。香港在金融科技和数字经济领域具有显著优势。随着“数字中国”战略的推进,香港将加快数位化转型,推动区块链、数位货币等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其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

今年两会处于大国博弈的关键期,新赛道开启了中美之间新的科技竞争,中美之间的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外交部长王毅在回应中美科技领域竞争时表示,哪里有封锁,哪里就有突围;哪里有打压,哪里就有创新;暴风雨最猛烈的地方,恰恰是“哪吒闹海”、“一飞冲天”的舞台。小院高墙挡不住创新思维,脱钩断链最终将孤立自己。王毅强调,如果选择合作,将实现互利共赢;如果一味施压,中国必将坚决反制。中美都将在这个星球上长久存在下去,因此必须和平共处。

人工智慧DeepSeek提及频次最高的三个行业是人工智慧、智慧制造和生命科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科技发展迎来了大时代、大机遇。中国体制优势为科企、民企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从中央到地方,国家正在积极谋篇布局,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作者杨莉珊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香港(地区)商会会长。文章标题为编辑所拟,原题为“全国两会对香港的后续积极影响”。内容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