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施政报告|提供进修向上流机会 帮助青年安居乐业
来稿作者:庄家彬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香港强。政府最新一份施政报告,以“齐改革同发展、惠民生建未来”为主题,充分展现了对青年一代的重视与关怀,当中涵盖了学业、事业及置业,覆盖“三业三政”,协助青年人应对挑战,回应青年期望。
施政报告中,政府针对青年人的学业、事业和置业提出一系列具体政策,解决面临“老大难”问题,鼓励年轻人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青年人是未来希望,教育是摆脱贫困、社会进步的基础,政府加强对特殊学习需要学生的资助,并为经济有需要的学童提供书簿津贴,又拨款20亿元设立教师专业发展基金,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这些措施不仅帮助了弱势群体,也让更多年轻人看到希望。
学业就业置业一条龙 全方位支援青年发展
此外,政府还设立了“香港未来人才深造奖学金计划”,每年为修读指定研究院课程的最多1200名学生提供奖学金,鼓励青年进一步深造。这些政策不仅能提高青年的学习机会,更是对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有力支持。
就业方面,政府推出“展翅青年就业计划”和“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为青年提供了更多就业的可能性,对希望北上的青年而言,是扩展视野的良机;对想创业的年轻人来说,政府设立的100亿元创科产业引导基金,为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等产业为他们资金和资源支持。
至于置业方面,住房问题是青年面对的共同难题。是次施政报告提高未满40岁青年购买居屋和白居二的机会,并加快兴建青年宿舍,措施有助缓解青年人的居住压力,让他们感受到政府的关怀。
深化青年参与社会治理 增强归属感及家国情怀
改善青年人的生活质素,有助激发他们潜力,为社会的进步注入新动力;政策成功实施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还需要有市民支持,要让青年真正爱护社区并愿意付出,要令青年人有机会真正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感受自己的价值与责任,扩大他们参政议政的机会。
政府早前公布,计划增加“青年委员自荐计划”的咨询委员会数目,到2027年时不少于180个,不仅能让青年在政策制定中发挥更大影响力,也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
另外亦可建立有效沟通渠道,例如定期举办青年论坛,邀请青年代表和政策制订者深入交流,并设立在线匿名意见平台,多使用社交平台,收集青年的想法及建议。
丰富多元的人力资源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中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相信由政务司司长任主席的“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员会”,可吸引国际高端人才聚集香港,让各行各业的年轻人与优秀人才共同成长。
在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青年是未来希望,政府与青年之间有效沟通,是建设更美好和谐社会的关键。未来政府要继续与青年保持沟通,定期评估和调整政策,确保措施落到实处,帮助青年实现自我价值,进而为香港的未来贡献力量,一起建立更包容、更融洽、更繁荣的社会。
作者庄家彬是天津市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动委员会执行主席。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