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泳舜|推动本港电影产业更上一层楼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来稿作者:郑泳舜

近期火热的港产片《九龙城寨之围城》,自5月1日在香港和内地同步上映,制作方日前宣布该片在本地票房破亿,内地亦有6亿多的人民币票房。票房数字亮眼外,更瞩目的是该片近月冲出亚洲,亮相康城国际电影节“午夜展映”单元。社会对该片讨论度甚高,不单是对电影的评价,连带政府在支持本地电影产业的工作,坊间亦提出不少建议。笔者日前在立法会就此提出口头质询,亦在追问中发表己见,望与局方为进一步推动电影业发展构思新点子,焕发新活力。

事实上,政府推动电影业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援、人才培训及市场推广等方面入手。翻查资料以及局方在质询的答复中,不乏与这三方面相关的政策措施。政府早于1999年设立电影发展基金,多年来推出不同资助项目,迄今已资助超过100部电影,当中《毒舌大状》、《年少日记》以及《过时.过节》等均获得不错的评价和票房成绩。然而,要更好地提携电影界新力军,带领行业走出去,笔者有以下建议。

在资金支援方面,留意到基金推出的电影制作融资计划,针对的是中小型制作,相较下中型或更大型的电影制作却缺乏政府融资或提供协助。当局不妨考虑提升现时900万的融资金额上限或丰富电影融资渠道,吸引私人企业投资中型或以上的电影制作,多拍摄不同种类及新颖的题材,助力拓大整个观众群。

培育人才方面,首部剧情电影计划、剧本孵化计划以及薪火相传计划等,著力培育电影业新血,孵化高质素剧本。当中首部剧情电影计划的推出,让新晋导演在没有投资方压力下,由政府拨款,以商业模式拍摄,尽情创作自己首部作品。但细看大部分导演推出首部作品后,未有开展或完成第二部长片,当中原因为何呢?局方或须著手探讨和检视计划资助,如何鼓励这班电影新力军继续创作。

至于市场推广方面,局方推出串流平台内容开发计划和欧亚文化交流电影制作资助计划等项目,尽管见到政府是有策略和针对性地协助电影行业“走出去”,局方必须紧贴影视市场的最新动态和走向,把握时机,抢先一步创造有利条件,扩阔港产片在亚洲,更甚是全球电影市场的占有率。笔者认为亦可善用基金,与商界合作,打造以电影为主题的旅游园区或观光景点,摆放经典电影的物资或场景等,藉旅游带动电影。

电影产业是本港八大创意产业之一,是推动本港迈向多元化经济体的新动力外,亦是对外说好香港故事的重要媒介,期望政府加大力支援业界,让本港电影继续百花齐放,重现光辉。

作者郑泳舜是立法会议员(九龙西)。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