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威并施|To撤Or not to 撤

撰文: 胡恩威
出版:更新:

“楼市辣招撤与不撤”变成了香港近期一个热门话题,“Hong Kong is over”也变成另外一个热话。有人认为不“撤”香港就会Over,那么辣招撤好还是不撤好?其实,撤和不撤原则上分别并不大,因为目前辣招是针对居住楼宇市场为主,商业地产是另一个问题。当然撤有撤的好处、不撤也有不撤的好处。

那么撤好还是不撤好?地产相关人士都觉得应该撤,撤能够激活购买楼宇的意欲。但是撤了之后,可能也会令大家对楼市仍没有信心,令更多人都会抱观望态度,不会立即入市。问题的核心是“撤”之后会否激活楼市,令政府收入提升,也令政府推出的土地有买家购入。

撤与不撤会产生怎样的短中期客观效果?撤的好处好像比较多,可以令楼市有个方向,但其实这并不重要。因为撤有它的安全效应,不撤也有不安全的效应。撤了之后,短期地产商的一手楼或二手楼市场可能会被激活,增加交投量,但是这个上升的交投量可以维持多久?一年?六个月?当全球经济模式正在转移,撤之后会产生短期效应,但是长期来说,香港的地产经济是否已经over?

地产经济当然会over,随着人口结构改变,生育率下降,成家立室模式改变,对地产物业的需求必然会减少。经济模式也在改变,所以在未来的香港,乐龄社会,医护、安老相关的产业才是主题。

撤与不撤另一关键问题是租金下降会否激活更多投资,例如商场租金下降商舖租金下降,是不是会令更多人入场投资餐饮业、投资零售业,投资各式各样的新兴行业?香港的创科是不是在低地价环境下会有正常的成长,还是在正常地价政策之下发展得更健全?

日本当年地产爆破,没有令东京停下来,东京仍然是一个非常活力充沛充满着不同类型投资的城市。疫情期间东京没有停下来,因为举办了奥运,因为旅客增长,各种类型的商场设施、酒店、文艺场地空间、高楼大厦均发展得非常积极,香港人喜欢去东京喜欢去日本就是因为那里经常有新的事物出现,而香港现在面对的问题是倒退,传统的消失了,新的没有出现,仍然是处于一种非常老土和落后的状态。

香港要升级转型就需要掌握科技,但是现在香港掌握科技的能力并不足够。香港的科技本来在亚洲区居领先地位,电子货币八达通是香港于1997年最先启用的,但现在内地的电子货币发展已超越香港。时任特首曾荫权在2009年成立“电动车辆督导委员会”,希望促使香港成为亚洲最广泛使用电动车的地区之一,但到了2023年,香港电动车数目只占车辆总数约8.3%。香港科技上的落后才是令Old Hong Kong is over的真正原因。

Hong Kong is over就是因为old school 仍然掌主导权,old school并不相信 科技;也不开发科技。Old Cake用购买的方式引进科技,而不是建立自身科技人才团队。所以香港并没有落地的创科公司,创科公司都跑到深圳发展。

但是香港不要妄自菲薄,其实香港有很多奇人异士,例如大疆DJI创办人汪滔是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生。现在中国物流业的龙头顺丰集团,创办人王卫在香港接受教育和创业。阿里巴巴创业初期也有很多香港人参与。所以香港是有懂科技的人才,只是old school 政府缺乏有效的科技政策、欠缺正常的科技投资生态罢了。

学习具科技的管治,香港可以向中国学习,吸收中国的经验和优点。现在全中国各省市已经设立收集数据的系统,而数据和经济发展有非常密切关系。香港在这方面仍然是只闻楼梯响。所以,说Old Hong Kong is over,我是赞成的,但是Hong Kong is not over 我是相信的。只要香港人努力,保持香港的开放性,背靠祖国在科技上、文化上、管治上各方面的先进,Hong Kong由治及兴 必然会重新出现。

任何事情都会有循环,英国管治Old Hong Kong的循环在2019年就是一个over,over了后就要restart重新再来。这正正是香港未来的希望。大家到深圳看看,深圳已经成为了一个真正具大都会气质和规格的城市。香港邻近深圳,有着地理优势,香港有传统文化底气,香港缺乏的只是有效的科技政策和管治。这方面香港是可以急起直追。香港并没有over,也不会game over,只是reboot and restart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