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香港志|香港的侏罗纪世界
一提到侏罗纪,很多人都会联想到《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或小说,仿佛也离不开暴龙和速龙等角色。其实侏罗纪(Jurassic)本身是一个地质时代的名称,介乎于2.01亿年前到1.45亿年前这一段时间,在这之前是三叠纪;之后是白垩纪,这三个纪组成了中生代,也被称为“恐龙时代”。
那究竟侏罗纪时期的香港是怎么样?生活了什么古生物?恐龙有没有在这里出现过呢?想解开以上问题,便要从地层中寻找答案。
来稿作者:龙德骏
侏罗纪就在脚下
香港其实蕴藏了很多侏罗纪时期形成的岩石地层,当中这些岩石反映了侏罗纪早期(约1.9亿年前)的香港,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海洋环境,赤门海峡沿岸一带便出露了很多这个时期的沉积岩,是于海洋环境下形成。
到了侏罗纪中至晚期(约1.65亿至1.4亿年前),当时香港发生了多次的持续性火山爆发和入侵活动,形成了大量火成岩,常见有花岗岩、安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等,主要分布于大屿山、新界东北和西北部。
香港侏罗纪化石
香港发现过为数不少侏罗纪时期的动物化石,绝大部分都是采集于赤门海峡组(Tolo Channel Formation)1.9亿年前的地层中,包括菊石、海百合、双壳类、腕足类、腹足类、介形类、掘足类等,都是海生无脊椎动物。而香港历史上发现的第一件化石,便是侏罗纪早期的“香港菊石”,也是香港独有品种。
至于香港首次发现到的恐龙时代脊椎动物,是来自荔枝庄一件只保存了身体后半部的鱼化石标本,2014年经鉴定后,确认是侏罗纪晚期(约1.47亿年前)生活在淡水中的“副狼鳍鱼”(Paralycoptera sp.),推算其完整长度为4到5厘米。
大屿山及西贡都被发现过侏罗纪时期的植物化石,分别属于大澳组(Tai O Formation)和荔枝庄组(Lai Chi Chong Formation),有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及木化石,是香港比较少数侏罗纪时期的陆相地层。
香港有过侏罗纪公园吗?
既然香港有侏罗纪时期的岩石地层,也发现过化石,证实有生物存在过,那恐龙也曾在香港出现过吗?
恐龙生活在陆地上,但侏罗纪早期的香港以海洋环境为主,所以这时期比较难找到恐龙化石。而侏罗纪中至晚期发生了大规模的火山爆发,这些环境也是不利于恐龙生存。但香港始终有部分侏罗纪的陆相地层,仍然有些微机会发现到恐龙的。
作者龙德骏是古生物化石工作者,曾与香港的博物馆及各大机构筹办化石展览 ,参与制作由教育局策划的香港首个古生物学网上课程,也曾担任电视科学节目的客席主持。香港地方志中心邀请参与编撰《香港志.自然》的专家学者撰写一系列趣味短文,介绍香港自然历史的相关内容。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