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点】南华自愿降班 “老细足球”非香港足运出路

撰文: 香港01
出版:更新:

港足百年老店南华申请由港超降班至甲组,港超联哀鸿一片。须知南华球迷甚众,一旦其下季不再参赛,港超联将失色不少。2014年成立的港超联,乃振兴足运的“凤凰计划”的关键项目,目标是藉建立合乎亚洲足协标准的专业球会,提升香港足球的整体水平。近年来,港超联纵有小阳春,曾藉亚冠杯等球赛吸引不少球迷入场,整体而言,球市却是持续低迷;这次南华申请降班,正正反映港足多年来依赖金主支撑的“老细足球”模式,已难再走下去。

陈伟豪表示自己会跟随球队落甲组,亦希望球迷继续支持。(资料图片)

在今次消息传出后,一向与南华球迷针锋相对的杰志、东方球迷,都忧心南东、南杰大战将成绝响。过去《01观点》已然指出,港超联的入场人数远远不符预期,本季的平均入场人数为920人,与在计划中定立的2012年平均入场人数达5,000人的目标相距甚远。由于南华会的历史悠久,乃传统班霸,一直为港超联带来稳定球迷,每逢南杰、南东大战,入场人数更可达数千之多;可以预见,随着南华会降班甲组,港超联的入场人数将再下挫。

南华降班带来的另一冲击,就是令大批球员失业,或令部分球员离开球圈。近年香港球市低迷,球员的收入不高,由于时有班主更替,球会因缺乏资金而缩班、降班不时发生,但是像南华这种班霸,由于不乏接手人,故发展相对稳定,惟这次事件,却打破了大型班的神话。可以说,球员留在球圈,不少都期望有朝一日能够加盟大型班,一方面可继续享受球赛,另一方面可以有稳定收入;然而,这神话却由南华申请降班打破了。

 

南华球队历史悠久,50年代时已在体育界打响名堂。1951年4月28日南华对巴士争夺联赛锦标,应是同季第四度南巴大战。 (华侨日报报章截图)

土地金钱两大难题 重整计划刻不容缓

南华降班所带来的影响,现时尚未一一浮现。但事件已然为港足敲响警号,救亡工程已是刻不容缓。现时港超联面对两大难题,其一是场地不足,其二是资金不足。凤凰计划的执行者是香港足球总会,民政事务署则设有专责委员会,负责监察、辅助足总,对于计划的失败,他们可谓责无旁贷。

先说场地不足,香港寸金尺土的问题由来已久,早在港超联成立前,球队已然为训练场地而烦恼,就算是东方这些传统强队,也只能每天训练约两小时。在港超联成立后,由于港超联规定每支球队均需要设立13、14、15、16及18岁青年军,加上预备组、正规球队,一支球会一共要为7支球队安排训练,再加上地区青训,各梯队的港队,以至甲、乙、丙各级联赛,场地则更捉襟见肘,出现了教练与公众斗快“book场”的荒谬局面。随着场地运用时数增加,不少场地也超出负荷,质素差劣,令球员容易受伤。

根据凤凰计划,政府当时计划在2015年将人造草球场增加至37个,观乎康民署数字,在今年人造草球场数量已增加至38个,然而,合乎国际足协标准的第三代人造草地球场,却只有33个,当中更有为数不少是七人足球场。在未有足够足球场的情况下,便规定球队提供各梯队训练,令不少港超球队的经营困难,青训计划也因为训练时数不足而名存实亡。

另一问题是港超联的经营成本过高,因为港超联一直未能产生预期的商业效益,仍然要依赖金主不断输血养活球队,亦即是所谓的“老细足球”。现时一支港超联球队所需的资金约600万,比起过去甲组足球联赛的成本高出逾倍,像南华会等传统劲旅,所需要的资金更达2,000多万元。以现时的足运状况看来,由于球赛乏人问津,球会除了难以凭入场费维持生计外,也因为社会关注不足,难以觅得赞助商。

更令人感到难堪的是,港超联纵然提高了职业质素要求,但是赛事奖金仍然偏低,自2015年起三年,港超联冠军球队的奖金只有48万元,甚至不足以支付一个顶级本地球员的一年人工。一般而言,如非足球狂热份子,也不会投资足运,而这类班主在香港可说是寥寥可数,一旦他们意兴阑珊,自然难觅后继之人,南华降班就正正是出于此问题。

去年“中港大战”旺角大球场座无虚席,热潮过后,近几仗入场人数不足4000。(资料图片)

冰岛足运崛兴之路 值得香港借镜

也许有人会说,香港地方小,人数亦不多,足球实力自然难以匹比中日韩等足球强国。但是这实难以解释,为何人口只有33万的冰岛,能在今届欧国杯录得佳绩,甚至击败足球强国英格兰,国际排名由2012年的131名,一跃至现时的22名,比起传统劲旅荷兰的第31名,还要高出9名。

当地足运的崛兴之道,正正在当地足总、政府办事的决心。足运过去在冰岛难以兴起的原因,不外乎人口不足与气候问题。如前文所言,冰岛的人口只有33万,相约于油尖旺区的人口,加上当地的平均气温为4度,长期积雪,致草地质素不佳。对此,当地足总除了大力推广社区足运外,也兴建了不少室内足球场,以地热恒温设施养草,大大提升足运水平。

冰岛今届欧国杯表现教人刮目相看。(Getty Images)

增投资金增设球场 政府为何决而不行?

反观香港,纵然土地匮乏,但是足球场不足的问题是否真的难以解决?例如在今年《施政报告》政府承诺兴建的9个足球场,当中不少是耽搁近十年的项目,就像屯门第16区足球场,早在2009年已然获难缠的区议会同意兴建,至于大埔第33区足球暨榄球场,政府已然在2010年展开咨询。我们须问,过去不顾民意强行推出多项千亿工程的香港政府,何以要在球场建设上一拖再拖?

再说,在资金问题上,虽然有论者认为港超球队属商业机构,反对政府直接提供资助。然而,在2015年起,政府已有资助地区球会的先例,现时冠忠南区、九巴元朗、和富大埔等港超联球队,均在资助之列,每季可获150万元。可以说,本地球会固然属商业机构,但是他们亦肩负起青训责任,政府为其提供资助并指定用于青训,也可视之为将青训外判,并无不可。更何况,既然政府愿意年花数百万,为足总聘请职员,在未来的球季,政府为何不考虑在地区球队以外,支援青训完善的球会,减低球队的资金压力?

在另一方面,政府亦可建议马会注资各项本地杯赛奖金。过去,赛马会曾在足球赌博上取得巨利,也曾资助杰志、港队兴建训练中心。若奖金充裕,相信会吸引更多有志之士投身球圈,提升球队的争胜决心,令赛事更可观。

与此同时,政府在推出凤凰计划之时,曾表示在职业联赛推行至第五季后,将讨论赌波问题。在今年9月起,港超即将踏入第四季,足总、有关当局必须权衡利弊,反思本地足球赌博的可行性。

足运凝聚人心 值得政府支持

凤凰计划源起于2009年东亚运,当时港队爆冷夺冠,香港球迷当日坐满大球场,同声呐喊,为港队打气。不少港人期望,政府、足总会联手振兴足运。惟其后港足排名屡次下跌,甚至败给弱旅,令不少港人惊觉这不过是南柯一梦。

但这不代表政府应放弃港足。犹记得2015年香港对卡塔尔的世界杯外围赛,旺角场全场爆满,港队力战下以二比三落败。当时足球评术员钟志光,发表一段感人肺腑的宣言,值得政府参详,他当时指出:“‘凤凰计划’摆咁多钱,做咗啲乜嘢?我唔评价,而系话……其实我觉得仲有好多空间做得好啲。你睇到足球能够咁震撼,点样嘅凝聚力就响呢度!大家一齐去嗌‘We are Hong Kong’,几美好呀呢样嘢!”不少球迷听罢此言,深表赞同。

过去,政府曾花费巨资举办各项活动,凝聚人心,就像政府在本年庆祝回归20周年,就花上6.4亿,结果却招人话柄,被指浪费公帑。既然如此,政府何以仍旧毫不作为,解决港足长久以来场地不足,以至“老细足球”等问题,让港足再次崛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