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距离续放宽 完全复常在何方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确认本月19日将会落实第二阶段放宽社交距离措施,即包括延长餐饮处所晚市堂食时间至晚上11时59分,容许酒吧、酒馆、浴室、派对房间、夜店、卡拉OK、麻将馆、邮轮重开,容许戏院场内饮食,以及豁免室内体育运动佩戴口罩。
林郑月娥星期二(5月10日)提到社会对于上星期提早放宽部分社交距离措施反应正面,又指近期本地新冠病毒个案数字持续下降,表示自己“倾向让大家在一个更宽松的环境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但她同时也强调第二阶段应该先追求安全着陆,加上进一步放宽的空间已经变得相当有限,故此未必可以在今个月内再提早执行下阶段放宽社交距离措施。
全民强检时机或已来临
尽管本港疫情日前明显有所回落,可是每天个案数字还是徘徊于200至300宗之间,亦即要较今年2月前的水平高出一倍以上。以年初开始关闭食肆晚市与娱乐场所的1月上旬为例,当时每天个案也是平均仅得30宗而已。况且近日有火锅店再度爆发染疫群组,足以说明我们在防控疫情一事依然不能掉以轻心。
在本地新冠疫情“清零”前,当局保留谨慎态度也许无可厚非,不过政府明显并非只能被动等待疫情告一段落,而是可以采取其他更积极的做法加速目标达成。譬如一众专家、官员早前声称全民强检应该在疫情初期或末段进行,今日香港就处于第五波疫情的末段,又或面临即将迎来第六波的潜在风险,那么现在理应属于进行全民强检最佳时机才对。
正如林郑月娥宣布暂缓全民强检时所说的,疫情尾段进行全民强检能识别“社区内剩余还有感染的人士”来达致社会层面“清零”,初期进行则可遏止疫情扩散蔓延。她在4月初抗疫记者会曾经重申“目标是达致‘清零’……(全民强检)仍是我们议程上的须处理事项”,然而后来港府容许快测申报、派发快测包与恢复围封强检等做法皆让人质疑其立场又有了转变。
需要订立终极复常目标
事实上本来特区政府三阶段放宽社交距离措施的路线图安排,最后一个阶段也只去到“尽量将还剩余的一些顾客人数或处所的限制都尽量放宽”。但关键的通关安排仍然毫无说法,市民一天未能如常出入境、往返内地,社会运作便难言复常。至于三个阶段放宽以后,佩戴口罩、限聚人数、清洁处所、使用“安心出行”及出示“疫苗通行证”等一类“基本防疫要求”会继续存在至何时,政府也应该及早筹划研究。
全民强检短期之内无疑需要耗费相当的经济与时间成本,但若此举长远可以换取社会个案“清零”以及生活“复常”的话,相信绝大多数市民以至企业均能接受。而从其他地区经验来看,大规模检测取得的疫情数据,确实也有助管治者下达相关决定。
现时无论是排除全民强检的做法,抑或“复常”路线图的缺漏,都反映了官员的短视目光,像是疫情初发只知收紧社交距离措施,事后被人批评过严也只想到放宽,便是典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心态作祟。放眼疫情之外,房地短缺以至贫富悬殊、产业单一等深层次矛盾,其产生原因全跟这种作风脱不了关系。管治者没将人民与社会的长远福祉给考虑在内,问题当然只会愈滚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