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逐鹿中东 机遇挑战并存
去年10月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访问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见证多只追踪两地指数的ETF上市。上星期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走访阿联酋和沙特,由旅游景点到历史文化逐一了解。现在到行政长官李家超率团访问卡塔尔与科威特,并且香港商贸代表加内地企业代表共50多人同行,体现香港“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连同李家超前年访问沙特和阿联酋,两次出访已包括了海湾合作委员会(GCC)的三分之二国家,占总人口约九成,显示香港将中东视为国际拓展策略中的关键。
香港将目光投向中东,一方面是应对全球政经力量变化的战略之举。中美博弈在特朗普2.0之下全面升级,香港作为高度外向的经济体,不得不分散外部风险,寻求更为均衡和多元化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这也契合了中东国家自身转型的内在需求。不论是沙特的“2030愿景”、阿联酋的“我们阿联酋2031”抑或卡塔尔的“2030国家愿景”,中东主要经济体正积极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金融、科技、旅游、物流等新兴产业。
以沙特为例,他们定下了将政府非石油收入从2016年的435亿美元增加到2030年的2667亿美元,并将私营部门对GDP的贡献率从四成提升至六成半,因此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正积极将其数千亿美元的资产投向全球,以及重点发展NEOM新城、红海旅游等超级项目。2023年初PIF已在香港开设办事处,而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等中东主权基金亦活跃参与亚洲资本市场。
再加上香港急于突破发展瓶颈,规模以万亿美元计算的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和高净值家族办公室,是香港金融服务业不会不觊觎的重要市场。成立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某种程度上也肩负了引导和参与这类战略性投资的使命。凭借普通法体系、国际化的专业服务以及成熟的金融市场,香港有望发展绿色债券、跨境人民币结算等,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不过凡事两面看,在说香港拿出“中东攻略”的同时,也等于说我们现在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即使阿联酋是香港在中东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我们今年第一季的整体出口也只得182亿元,比起去年同期还要下跌了三成七,占香港总出口仅仅一、两个百分点。至于首季来自GCC地区的旅客更加只得3168人次,反映两地没有多少交流,遑论深入合作。须知道两个经济体要成为紧密伙伴,少不免要克服文化差异、磨合商业惯例等。司局长以至特首积极踏足中东国家,可以说正是在这方面深耕细作。惟这一两年来,似乎未见沙特、卡塔尔或阿联酋的高级别回访,自然令人担心他们的合作意愿有多大,抑或只是抱持观望态度。
毕竟中东市场不是蓝海,已是名副其实的红海。香港看到了GCC的主权基金、资产规模,新加坡同样看到,伦敦和纽约也有无可比拟的市场深度。尤其是卡塔尔和阿联酋在上世纪曾经是英国保护国,与伦敦的经济联系有一定基础,例如卡塔尔投资局在伦敦拥有哈洛德百货等重要资产,形成先发优势。甚至阿联酋内已有杜拜国际金融中心(DIFC)和阿布扎比全球市场(ADGM)两个金融自由区,为什么还要假手于人,是GCC国家必然会有的问题。沙特阿美将其256亿美元部分进行IPO,最终纽、伦、港三者皆弃,只是在沙特交易所上市,或多或少折射出中东资本的策略考虑。
得不到沙特阿美,但我们至少也实现了港股ETF在沙特上市。须知道中东投资者不只可以投资香港市场,更重要的是由于香港市场约七成以上市值的上市公司都是内地企业,他们因此是借着ETF投资中国,同时受惠于互联互通。毋庸赘言,香港“sell”的不是“香港”,而是“中国香港”——作为投资中国内地最便捷而且最专业的门户。未来能否吸引中东龙头企业来港融资,香港能否管理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的庞大资产,是市场最大的疑问。
更加不容忽视的是,当GCC国家的经济走向多元、积极发展旅游娱乐产业,对香港既是机遇但同样有挑战。除了阿布扎比自2009年起有份举办一级方程式赛车,沙特和卡塔尔自2021年起也加入了行列,吸引全球车迷的目光,成为高端旅游的卖点。而阿布扎比继法拉利世界和罗浮宫分馆之后,最新还公布将兴建全球第七个迪士尼乐园,最快在2030年开幕,而古根汉姆博物馆也很可能在今年终于面世。沙特、阿联酋等国家迅速崛起成为旅游热点、盛事之都,接踵而至的不只是香港官员。
几次司局长访问之后,香港政府与中东多个国家签署了不少合作备忘录,但关键的始终是可否转化为商业合作、具体投资项目。这考验我们能否适应中东各国复杂多元的市场特性、独特的商业文化及监管环境,提供“度身订造”的解决方案。事实上,香港创立的物流公司Lalamove目前正进军杜拜市场,今年内也会开拓沙特阿拉伯业务,商汤科技也在中东市场积极布局,商机有多少、经济效益可否扩大,必然是跟随特首出访的商界最关心的问题。
香港的“中东篇章”现在只是开始谱写,不少人倾向抱持审慎乐观的态度。若论具体的成效指标,我们和GCC的双向贸易额可以增长多少?多少中东资本会来支持香港的实体经济,特别是创科产业?多少中东企业选择香港运营总部或重要基地?以至是双向游客能否突破目前一万几千人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