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农民何以怒火街头?
印度国会通过极具争议的农业改革法案后,全国罢工浪潮此起彼落,周二(8日)更有多个行业及反对党加入声援,使首都新德里交通和商业区几乎瘫痪。尽管农民对新法损害其收入的看法不无道理,但从宏观国家经济发展阶段来看,主导印度农业数十载的保护主义总不能永远维持,故此当局亦有需要找出中间着墨方案来保障农民权益。
改革法案主要涵概三项与农民息息相关的新法:《价格保证和农场服务法案》将“授权农民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与加工者、批发商、大型零售商、出口商等接触”,并承诺农民可在作物播种前获得保证价格,《基本商品法(修正案)条例草案》“推动冷冻仓库投资和食品供应链的现代化”以防止因储存设施不足而出现的农产品浪费,《农产品贸易(促进和便利化)法案》则是旨在吸引私营投资以开拓全球市场。
执政的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宣称,上述新法可借私人投资精简印度农业,而莫迪本人亦曾在Twitter发文称“几十年来印度农民一直受到各种限制束缚和被中间人欺负。议会通过的法案正是要协助农民摆脱这样的困境。”由于印度从事务农的人占其人口四成之多,农业产值亦占全国GDP近15%,有关新法影响自然无远弗届。
农民反对新法理由,主要在于该国农业尚未走入工业化、企业化阶段,家庭经营小型农场仍占主导地位,因此他们当中多数没有足够资本添置机器增加生产效率。国家过急开放私人资本涌入,只会反过来扼杀小型农场的生存空间。尽管政府表示新法可向农民提供更多销售渠道、提升产品价格,但欠缺资本的农民更有机会在行业整合时遭到淘汰,难怪他们会有不少人视之为陷阱。
另外,本地食物供应问题也是一个焦点。纵然印度位列全球大米出口榜首,也是牛奶生产大国,但据OECD调查指出,印度同时亦有多达六分一的人口营养不良。当局目前权宜之计是回购全国约三成谷物产量,再适时以低价转售给予低下阶层。在新法鼓励之下,农产品商人未来有可能专注追逐外国营利,进一步无视国内贫苦百姓的粮食需求。
尽管印度农民顾虑有其合理之处,但这些问题是国家由农业化走向工业化必经之路。印度起初之所以能成为大米出口大国,原因之一是设有“最低价格”的采购政策成功吸引农民改种大米,并将过盛产量出口国外。上世纪日本、韩国同样采取了类似的保护政策来扶植国内工业,保障初生行业不会被国际竞争者淘汰,并以时间换取空间,借助“后发优势”找到自身的定位和优势,最终成功打入国际市场。
不过,在全球化日见激烈的竞争下,印度农业早晚都要面对澳大利亚、纽西兰等外来竞争者的挑战。当局应该要做的是如何在改革中纾缓阵痛,并将其负面影响减至最低。莫迪对国内农业效率不彰的现实应该了然于心,所以才欲借市场力量提升行业竞争力,但是在这过程中他仍需提出办法解决农民困境,例如先在大米行业试行,又或是以免息贷款补贴农民添置新机器等,这些中间着墨方案相信都能协助他们渡过当下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