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快人民币国际化 中美货币战争拉开序幕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上周初,北京举行了“2020财新夏季峰会”,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出席演讲时,提出要全力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人民币国际化”从2009年上海首先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作为起点算起已有11年,也不是什么新鲜的计划,但方星海这次提到人民币国际化的三个原因,却非常值得细加咀嚼。这暗示着中美角力白热化,加上全球经济急速变化下,中美在美元和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上将拉开一场新的货币战争。

以现在的国际金融情况而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度虽有点成果,但距离能够满意和放手还有一段很漫长的路。人民币的交易额虽然一直有所增长,在国际交易中排名第六,但实际所占的份量并不能算多。按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的数据,今年5月国际交易中,人民币只占1.66%至1.79%,与占第一、二的美元(40.88%)和欧元(32.91%)还有很大差距。而作为储备货币而言,人民币的占比也好不了多少。

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多年,方星海此时再提一次,乍看似乎只是打官腔老调重弹。不过假若仔细研究他所提出的三个理由,却不难发现中国现在强调人民币国际化,与当下的中美角力和世界经济局势有密切关系。方星海提出第一个原因是中国官方和民间在海外大量持有美元资产,在美国联储局当前的货币政策下,美元资产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第二是中国的金融发展受到全球货币金融体系的影响,而在联储局当前的货币政策导向下,全球金融体系面临很大危机和不确定性。第三是美元支付体系安全令人担忧。

人民币国际化需时,但任志刚预期人民币长远有望成为多货币国际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路透社)

美国无限量宽

三个原因中,方星海两次提到“美联储当前的货币政策”,值得留意。所谓“美联储当前的货币政策”无疑是指联储局为了挽救美国经济而推出的“无限量宽”货币政策。“无限量宽”印银纸固然可以纾缓美国经济下行的困境,但并非没有代价。美元是世界最通用的储备货币,美国量宽产生的货币贬值效应,将会使其他国家的央行资产贬值,变相又会促使它们向美国购买更多美国国债。联储局以美元在全球的霸权地位为基础,将自己所面临问题不负责任地推给其他人,是完美地演绎了“这是我们的货币,但也是你们的问题”(It is our dollar, but it is your problem)。 美国量宽的政策正在动摇国债等美元资产一直以来近于无可取代的地位。

方星海作为中国官方代表两次强调“美联储当前的货币政策”产生不确定性,无疑是在发出一种警告。美元的不可控,以及美国的利己主义行为,都正在促使世界性的去美元化。方星海言论所表达的中国不满,很可能以持续性减持美债和加速人民币支付等方式呈现。事实上,美国最新的官方数据反映,全球主要美债持有国都出现了抛售美债的倾向,3月和4月海外持有美债减少近4,700亿美元,占总体海外持有份额的7%。就连一直是美债长期拥护者的日本央行也于4月减持美国国债。纵使美国财金官员一直强调美债不乏买家,但似乎愈来愈少国家愿意帮美国“买单”,最终不少美债都得依靠联储局自己买下消化。这也是为何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表示,当前的货币政策是不能持久的。

除了美国的货币洪流之外,中美角力也令中国不得不强化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度。近年美国不断使用美元的金融地位用各种经济制裁手段打击中国。方星海在第三点提到“美元支付体系安全担忧”,当然并非指一般意义上的安全,而是中国长期依赖美元交易令美国有手段压制中国的“国家安全”问题。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中国摆脱美国各种经济制裁威胁的好方法,事关国运发展,有相当大的迫切性。正如方星海补充指“我们也不得不及早地预防,做好真正的应对准备,而不仅仅是精神上的应对准备”。中国近年积极研究数码人民币,并在4月底开始在全国特定地区进行封测,无疑也可以视为积极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的突破口。可以预计,中美角力的下一个重点战场,将是货币上的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