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陈肇始应针对防疫速度及资讯公布下药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约三个月, 政府屡遭批评“挤牙膏”式慢应对。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接受报章专访时解释,政府应变并非“慢了”,而只是“慢了告知他人政府已进行的工作”。
陈肇始的辩解似乎难以成理。例如食肆、酒吧限制令是在香港确诊人数的高峰期发生后才实施,确诊人数和入境人数都大幅下降后,政府才使用酒店检疫,这都显示防疫措施落后于需要。
而即便退一步来说,若政府只是告知得慢,其实也等如是防疫慢了。沟通资讯传递的速度,必然会影响社会的反应,继而影响防疫工作的快慢。只有当人人都有良好的公共卫生防疫资讯和意识,才能筑起社会的防疫链。比如暂停食肆,酒店防疫,又或是强制限聚令,鼓励市民多洗手等,都是医疗以外的重要社会防疫措施。它们的效果与资讯交流的畅通不无关系,继而影响整体的防疫成功与否。
政府要长期作战
而政府显然资讯发布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是否应戴口罩的问题上,林郑月娥在2月发表公务员在非必要场合不应配戴口罩造成浪费的言论。政府官员的言论自然会影响部分市民对疫情讯息的判断,给集体防疫带来混乱。又比如民间一直呼吁政府采用酒店隔离,政府多次拒绝,但4月却在没有丝毫沟通的情况下选择富豪东方酒店实行隔离检疫,不仅造成安排混乱,亦可能令社会怀疑是否疫情趋势有变。显然,沟通缓慢有力,防疫工作就会受阻。所以防疫及时,只是沟通不到位是难以说通的。
陈肇始周五(4月24日)称,疫情或难短时间受控,这种特殊状态或将成为新常态。那么早前特殊状态下,政府在沟通、措施规范上多有混乱,现在这种特殊情况或成为新常态,政府是否做好了准备?陈肇始虽然承认了政府在沟通工作上的缓慢、失误,但日后是否亦有方案予以改进?政府必须意识到,防疫战不仅是医疗前线的战斗,更是资讯战,培养全民的防疫意识,良好的防疫策略与措施的沟通理解,都至关重要。否则,全民抗疫成为新常态后,只会漏洞愈加频繁,官民互信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