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幼儿到大专教育 《施政报告》应四管齐下
特首林郑月娥即将于周三(16日)公布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报告在反修例风波的背景下出炉,教育方面的措施亦成为市民焦点。过去学校教师不足,不同教育资助有待增加,由幼儿到大学的种种教育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就视乎林郑月娥的《施政报告》怎样对教育着墨。以下的四点建议,未知道如政务司司长张建宗所言的“不一样、不因循、不守旧”的《施政报告》能否了市民心愿?
1、幼儿教育“真.免费”
幼稚园教育计划实施第三年,教育局早前公布今年幼稚园学费调整结果,全港约有730所幼稚园参加免费幼教计划, 半日班九成会在今学年免收学费。但是,计划目前涵盖金额只足够支持半日班学费,全日班免费的学校全港仅57间,占本地幼稚园总数不足一成。
教育局解释费用“以政府与家长共同承担为基础”,对全日、长全日制学费只给予部分资助。然而,考虑到本港家庭父母均需工作,港府应将资助额加大至一般幼稚园的全日、长全日学费,支援本港家庭。
另外,目前部分幼稚园杂费高昂,免费幼稚园变相收费。过去一年有个别学校杂费高达6,000元、茶点价值2,800元、冬夏季校服造价1,200元,不免令市民感到数目“离谱”。政府一来需要在资助同时,监管幼稚园杂费征收是否合理;其次,政府在适当情况下也应考虑对杂费一并资助,以达至本地幼儿教育真正免费。
2、提高中小学班师比
“班师比”意思是“班级教师比例”,指每一班学生可获编配多少位教师。提高“班师比”,增聘常额教师是教育界多年诉求,但全港中小学的“班师比”自2017年增加0.1后,至今停滞不前。就此,教协建议将“班师比”逐步增加0.3,即小学1:1.8、初中1:2.0及高中1:2.3。
教师每日除了上堂授课,还有许多“非上课”工作有待完成,包括备课、改簿、带课外活动,以至处理不同科组事宜。以小学目前班师比“1:1.6”计算,即教师一天花费62.5%时间上课之后,余下只有不足四成“空堂”处理上述工作。提高“班师比”能让教师有更充裕时间跟进学生进度、处理校务,以保持日常教学质素。
提高班师比除了在职教师受惠,也能将更多合约教师吸纳到常额教师之列。合约教师工作性质虽与常额教员相近,但却长年面对“同工不同酬”问题,教席同比续约,朝不保夕。常额教席增加,能为更多年青教师提供稳定工作环境,学生不必多花时间每年适应新教师。
3、增加专上资助学额
每年中学文凭试后,许多学生虽然达到“3322”入大学门槛,但仍然被拒诸学府门外。“01倡议”曾经指出,即使以“3322+22”或“3322+3”为进入大学的能力指标,最近四年平均亦有39%人达标,学士学位每年短缺达5,000个。
一方面,政府不是没有经济能力,教育经常及非经常开支加起来才4%,与较发达国家的4.8%相距甚远。另一方面,知识型经济需要大学毕业生,而且中学毕业生人数将在2022年后反弹,届时对学位需求更殷切。政府若然再不检讨资助学额数量,无疑将一众莘莘学子推向自资课程,令他们债台高筑,或令基层学生却步。
在副学位方面,2019至20学年间本港共提供3万个副学位学额,但政府资助的只有35%,反而以各种方式间接及复杂地“帮助”学生。例如上周三(9日)政府公布2020/21学年的“指定专业/界别课程资助计划”(SSSDP)公布资助副学位课程名单,计划将资助六所专上院校共2,416个学额,然而计划仅涵盖部分学科,尚有大量副学位学生未能得到政府资助。又例如2017年,政府向合资格修读自资学士学位的学生(文凭试取得3322成绩),提供每年3万元免入息审查资助,此举与交通、房屋政策如出一辙,政府将市民推向资本市场之中,仅提供小修小补式资助,不肯承担责任。
4、逐步推展大学免学费
现时不少大学生毕业时欠下政府十数万元学债,影响他们在就业初起步时的选择。虽然“在职家庭及学生资助事务处(学资处)”有为学生提供“Grant-loan”(资助贷款计划),但申请程序繁复,又要递交大量文件、经过严格资产审查,反而导致不少有需要的学生却步,本来应有纾困效果的计划本末倒置。
大学毕业生月入较往年提高,但大学四年总共约16万元学费仍然是基层毕业生的重大负担。学历通胀下大学生“骄子”变“债仔”,学历并未带来巨大财富,毕业后偿还学费之余仍要解决日常生活开支。特区政府坐拥逾万亿元财政储备,扬言重视青年问题,但却要莘莘学子面对如此负债情况,实在不能接受。
政府未来应逐步向大学免学费迈进。大学教育并不只是个人对未来投资,而是反映政府对个人的教育权利是否重视,对贫富差距悬殊、向上流动困难是否有解决的意志。许多人囿于教条,视免费教育为开支,而不知此举能释放青年经济能力,同样能带来经济效果。市场有此迷信尚可,但当政府亦如此眼光狭窄,我们又如何期望香港的年轻人能相信自己有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