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枪噩梦成真 勿再任由暴力骑劫社会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10月1日国庆节, 香港街头沦为战场,暴力示威者肆意在各区破坏,一名中学生更在攻击防暴警察时左胸中实弹送院,令人难过及不安。在这几个月,香港人因为政见不同而严重对立,但人人都有恻隐之心,相信没有愿见任何人面临生命危险。正因我们不希望看见悲剧发生,便更需要清醒头脑,看清楚当前社会的形势,不要再抱着错误的观念,以为暴力可以解决问题——实际上暴力只会令社会走上不归之路。

开枪事件发生于荃湾,与其他地区比较,周二聚集在这里的暴力示威者似乎更为“勇武”,造成了严重破坏。就现场影像所见,开枪的防暴警员面对五名以上带着铁通与自制盾牌的蒙面示威者,警员的一名同袍当时倒在地上。其中一名示威者手持铁通挥向警员时,本已拔出手枪的警员在电光火石之间近距离对他开了一枪。

这是自修订《逃犯条例》引发激烈社会冲突以来,首次有示威者在攻击警员时遭实弹击中受伤。此前发生警员在受激进示威者包围或冲击时拔枪示警的惊险场面时,我们就已多次指出,社会各方若不积极各尽本份为局势降温,坐视暴力滋长,事态只会愈快失控,无论警察还是暴力示威者,面对的生命威胁也只会愈来愈高。过往也许有不少人心存侥幸,但周二这一枪还不足以让大家觉醒吗?

“勇武”中五生浴血 能让大家觉醒吗?

事后证实,中枪的是一名中五学生。任何有良知的市民必然都会发出“稚子何辜”的忧叹。但现实是,这名学生当时化身成为了一名“进击者”,手持铁通对付攻击警察,而社会赋予了警员在生命受威胁时开枪的权利,警员的处置是否完全合乎程序,有待查验,但就当时情况而言,亦非无法解释。警察开枪肯定不是社会大众所乐见,但暴力示威者的破坏力如今也表露无遗。这些幪头带罩,手执各种武器,自制致命燃烧弹和镪水弹攻击警察的人,能称之为“手无寸铁”吗?示威暴力程度愈高,社会只会渐渐要求警察执法力度愈发提高。

在担心这名学生安危的同时,我们也该抚心自问,为何仍在求学黄金时期的少年人会遭遇如此劫难?大家都知道冤有头债有主,为了使离地万丈的政府回应民意,大家放宽了对暴力的容忍,争取到了撤回《逃犯条例》修订这个最基本的诉求,也迫使政府开始正视自身种种积弊。与此同时,我们是否也给了年轻人不切实际的想像与“英雄感”,而当他们开始走上歪路,我们却没有及时把他们拉回正轨?

下午约4时10分,荃湾海坝街附近有人胸口中弹倒地,据报是实弹。(梁焕敏摄)

暴力示威失控已是不争事实

周二的冲突一切恍若按照预先写好的剧本上演——示威者在多区集结布阵,防暴警察严阵以待;也一如网上一些极端“预警”,暴力示威者做足了激烈厮杀的准备,不仅燃烧弹遍地开花,还有人疑似用水枪装镪水射击,造成警员与在场报道的记者受伤;近期司空见惯的纵火行径也变本加厉,遭殃的不止多个港铁站,还有政府办公楼、建制派议员的办事处,以及被“黑衣人”视为仇敌的商舖。这些完全无视法律与社会安宁的行为必须强烈谴责。

曾几何时,社会对政府与警方草率把“和理非”的游行示威视作“暴动”而义愤难平,但用“暴动”形容周二种种严重破坏法纪的暴力行为,已不为过。美化自己为“勇武派”的暴力示威者不断提升武力水平,肆意上街破坏,无论他们自以为有多么高尚的目的,他们那些无法无天的行为都是理性的社会成员不能认同的。暴力示威失控已是不争事实,香港的广大“和理非”必须果断“割席”,勿再任由暴力示威者劫持社会,否则断送的不仅仅是这些年轻人的人生,还有整个社会的未来。

荃湾东海堂分店玻璃被掷碎,门外更见火种。(梁焕敏摄)

放眼世界各地,面对严重社会骚乱,动用防暴警察强力应对可谓不二法则,即使是被视为文明的西方国家,警察处理骚乱使用的武力与香港相比,也是无有过之而无不及,法国警察处理“黄背心运动”便是一个常为本地舆论提及的例子。英国时任首相卡梅伦处理2011年伦敦骚乱时更直言:“对于那些要为这些错事与罪行负责的人,我有非常清晰的信息:你们将会全面感受到法律的力量,如果你年纪大得足够干犯这些罪行,你也就大得足够面对惩罚。”

也许有不少香港人对这种类比不以为然,毕竟我们的和平示威传统举世闻名。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那已是“过去式”。暴力可怕之处是将人性的邪恶不断催化。就周二所见,暴力示威者四处纵火,大肆破坏,已非表达诉求的合理方式。他们更因为立场,破坏多间家商舖、中旅社及政府合署等设施。他们口中宣称争取民主,却对建制派民选议员的办事处纵火。难道他们是要宣称只有认同他们的人才是“民主”,其他选民选出的人都是“不民主”吗?他们为“没有大台”而感到自豪,但是否就可放纵情绪、随心所欲地破坏?他们主张“be water”,本来是彰显自己抗争活动的灵活与弹性,但如今却成为如同打城市游击战的破坏者。社会大众应该问,难道因为他们自称有崇高目标,便可以为所欲为吗?

这绝不等于说香港警察在整个修例风波的示威中从来没有行使过度武力。警员执勤的违规行为必须正视,不法行为必须查明追究。即如周二的开枪事件,社会必然会有争议,但各说各话无济于事,而是该让适当的单位去检视。这也是《香港01》主张改革监督警察机制,如赋予监警会如廉政公署同等的权力,以及设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调查这场风波的原因之一。不过,暴力示威者或部分支持他们的人,却总是以“警察打人”为借口,公然合理化自己的暴力行为。这便明显是逃避责任,为自己开脱,甚至是美化暴力,将暴力视为正确的行为。这明显不是一个民主的问题,而是一个不能认同暴力的问题。

有示威者在铜锣湾F出口烧杂物。(郑翠碧摄)

“和理非”应敢于与勇武“割席”

事实上,正因为“和理非”是香港社会价值所系,我们更应该重新唤醒它。大家都知道,“和理非”对暴力宽容,很大程度上是把对政府的怒忿投射于其中。然而,当暴力造成了严重社会内耗,反过来侵蚀“和理非”所追求的目标,而政府终于意识到自己的离地并开拓空间与社会良性互动,我们不是更应该积极凝聚社会大多数,让政府听到社会主流声音,群策群力促成社会改革?

有些人美化了示威活动为“和理非”和“勇武派”为“兄弟爬山,各自努力”。事实真的如此吗?周二中枪的示威者只是一名中五学生,而在近期街头冲突里,站在最前线多是与他年龄相差无几的年轻人。一些有地位、有社会成本的人,以旁观心态鼓动、袒护他们进行暴力示威,“让他们出面”。这绝对不是“各自努力”。如果这些人真心相信年轻人想要争取的东西,并认同他们的方法,就该自己站到前线,而不是隐身幕后期待“坐享其成”。如果他们根本就不相信,那就不该自欺欺人地感叹“心里有愧”。

当前社会上不少所谓支持年轻人争取民主自由的“有识之士”,包括许多民主派头面政治人物,都该想想,这是否正是自己的写照?当然,在这场社会运动中,泛民人物沦为配角,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却不代表他们完全失去影响力,更不能因此漠视或扭曲自己的社会责任。

谈及涉及年轻人的社会运动,百年前的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是港人津津乐道的人物,原因是他在“五四”运动期间积极营救被捕学生。这种为人师表的风骨固然值得传颂,但人们较少提及的是,蔡元培当年在救回学生后,留下写有“杀君马者道旁儿”感受的辞职信,离开北大。民主党元老张文光曾在专栏文章中引述,蔡元培当年知道学生尝过胜利和权力的滋味后,将不会再守纪律,“回不来了”。这或多或少反映,当自己的理想与现实出现严重落差时,蔡元培以行动向不认同的事情作出表态。这对现在的“和理非”与一众泛民领袖有何启示?答案就是,继续和稀泥式地认同暴力示威,最终害了的是年轻人。大家是时候好好问自己,是否甘愿看到有更多死伤者,才觉得是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