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选举正义:选区划界与选举制度改革刍议
四年一度的立法会选举将于明年九月举行。消息指政府将于本周内就明年换届选举的地方选区分界启动咨询,不过当局倾向维持原有五个地方选区以及其议席数目不变。然而香港岛、九龙西、九龙东、新界西、新界东五大选区人口分布长期不均,尤其新界西选民人口已突破110万,人口若继续膨胀则可能需增至十个议席,要维持选区分布不变,根本不合逻辑,长远势必削弱选举的公平公正性。
香港立法机关自1991年首次引入地区直选以来,分别采用过三种选举模式。1991年采用的是单选区双议席制,以简单多数决的全票制,即每人有可投两票而最多票的两名候选人则当选。此制度承袭自区议会选举中选民一票投保守派、一票投民主派的经验,希望此可达至立法局内的势力平衡。然而八九民运卷起的民主浪潮,令民主派迅速崛起。新成立的港同盟以犁庭扫穴之势,联同汇点一举拿下18席中之14席,连同冯检基和刘慧卿,民主派总共囊括了16席。
英国殖民地政府在1995年选举便跟随西敏寺,引入了最简单的单议席单票制。民主派仍然能够大胜,于20席中拿下了16席,连民协初出茅庐的“老虎仔”廖成利,都可在九龙中选区击败民建联主席曾钰成。为了遏制民主派力量,临时立法会在九七后引入了黑尔数额(Hare quota)的最大余额法比例代表制,令小党若取得足够比例,都可以取得议席,被视为对单对单对决吃亏的民建联有利。以九七后的第一届立法会选举,民建联果真能凭其当区不过50%的选票,在五大选区中皆能取一席。
如此五大选区的比例代表制,一直运行至今。然而在九七以来已有20余年,新界的新市镇发展及人口分布已有翻天覆地的改变。1998年的第一届选举,人口最少的九龙西跟人口最多的新界西,议席上仅有两席差距。然而时至今天,新界西选民人口已经突破110万大关,比起48.7万九龙西相差超过一倍。而且早有议员批评,新界西幅员甚广,单单一个议员根本不能覆盖由南丫岛至天水围的居民需要,相比起九龙西的立法会议员工作负担相距甚远,难言公平。
而且选区愈大,议席愈多,当选门槛必然愈来愈低。以上届选举为例,何君尧仅得35,657票,得票率不及6%,距离得票最多的朱凯廸84,121票相距超过一倍,却同样只能得到一席,何言公平?亦有分析认为,一旦新界西人口继续膨胀而再要增至十席,新界西最后一席随时未能获总选票的3%也能当选,意味当选者或不能取回选举保证金,更会令人质疑当选者的代表性。
种种问题显示现时的选举制度必须调整,而最直接便是从选举划界着手。若从现时议席最多的新界西及新界东划出一个包括北区、元朗区、大埔区的新界北新选区,新界北将会有123万人口,跟新界东的112万、新界西的148万相若。如按现时地区直选35席的数目不变,新界北、东、西将各有六席、五席、七席,将与其余三个选区,香港岛的六席、九龙西的六席、九龙东的五席相若,各个选区的人口及议席分布将更为平均。而若把本属新界西的南丫岛及蒲台划入香港岛、现属大埔区的西贡北留在新界东,也会令选区划分更合逻辑。
不过一旦新界两个选区划出新选区,势将不利目前于两个选区各有两个议席的民建联,因此其也成为改革选举制度的最大阻力。然而在今天的比例代表制下选区过大的问题,也造就了小党以仅仅几个百分点的选票晋身议会,不仅令议会进一步碎片化,亦助长激进势力的冒起。以去届而言,青年新政游蕙桢仅以两万票便能当选,令港独势力首度进入立法会,最终闹出了宣誓闹剧。
其实现行黑尔数额的计算方法将总有效票数除以议席数目,只要有关候选人或候选名单每取得“数额”一倍的票数,便能获分配一个议席,如此某一政党若想在一张名单上取得两席,必须先得到该“数额”,然后再计算其余票,远不如分拆名单直接以余票计算划算。本来临时立法会当年采用黑尔数额,是要鼓励分拆名单,制造碎片化,以分化当年所向披靡的民主阵营。[1] 不过今天虽然分化民主派的目的已经达成,却不幸变相鼓励激进小党兴起,最终令港独势力进入议会,要人大主动释法DQ梁游两人,社会经受强烈震荡,法治蒙受阴影,岂不是得不偿失?
早在2012年选举,公民党分别在新界西及香港岛派出余若薇、陈叔庄派在名单第二,意图以两名任现任议员的名气在两区各取两席,最终却以逾七万票高票落败,余陈双双落马,两区各仅得一席。自此以来,就算如实力雄厚,坐拥庞大选举机器的民建联,都宁愿分拆名单出选,结果将选举变成了多议席单票制,比例代表制其实已名存实亡。要解决此问题,其实只要将只利小党,不利大党的黑尔数额改成比较合理的汉狄法(d'Hondt method)即可。
在汉狄法下,每一名单的得票分别除以一、二、三,直至议席数目,然后将得出的数字分配予该名单上的排第一位的候选人、第二位的候选人、如此类推,然后比较各名单候选人所获得的数字,高者为胜。由于每张名单都以相同方式除数,政党再无诱因需要为了减少余票而分拆名单,名单数目将会大大缩减,大大减低政府及政党的行政成本。而且在汉狄法下政党议席大致符合得票比例,亦可使得票率极低的小党难以进入议会,阻止现时碎片化的局面继续恶化下去。
观乎三十年来香港政制的发展,当局每次改革选举制度皆是出于某种不纯的政治动机。其为了阻止民主派坐大,改用奖励小党,鼓励碎片化的黑尔数额比例代表制,结果助长了港独派等激进势力的恶果,也令议会严重碎片化,单头议员众多,小党林立,对于政府拉票而言也更加吃力,无疑是得不偿失。而现行制度下亦令比例代表制名存实亡,候选人为了余票问题作选举操作,选民又有更大诱因被迫作策略投票,反而忽略了候选人的政纲及政治理念。
因此政府日后的选举改革,不应再以政治动机作为理由,而是必须以公平公正作为指导原则。阻止香港政局继续碎片化,将赢得议席的标准更符合得票比例,实现真正的比例代表制精神,可视之为日后改革的方向,甚至复行单议席单票制以促成两党制,以达至政局更加稳定,亦应作考虑之列。至于检讨选区划界,认真研究在新界北另划一个新选区,以解决选区人口分布日益不均之问题,则为目前当务之急。当局及既得利益政党实在没有理由再推搪,对选举制度愈见畸形的问题置之不理。
资料来源
1. John M. Carey, "Electoral Formula and Fragmentation in Hong Kong." <https://cpb-us-e1.wpmucdn.com/sites.dartmouth.edu/dist/2/109/files/2016/07/Hong-Kong-PR-Formula-Carey-June-2016.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