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友诗拙劣表演无助统一 “低级红”可以休矣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在早前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港区政协委员、57岁“台湾女孩”凌友诗以类似朗诵的方式,极其浮夸地支持两岸统一,结果沦为笑柄。我们认为,撇除政治立场,凌友诗当天的拙劣表演,暴露中共早前在加强“党建”文件里批斥的“低级红”,这对拉近两岸心理距离毫无帮助。

过去一周,爆红了一名“平凡的台湾女孩”。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台籍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凌友诗,于北京出席全国政协会议时,以“出众”的朗读技巧发表期待两岸统一的演辞,获得全场13次掌声。(VCG)

凌友诗在演讲中提到自己生于台湾,父亲是国民党海军副舰长。她17岁移居香港,后来在香港大学取得政治哲学博士学位,并曾担任中央政策组高级研究主任,目前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荣誉研究员。从凌友诗的学历和职业来看,她显然是高级知识分子。因此,外界自然期望她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发表真知灼见,而不是提供笑柄。

事实上,凌友诗不是首位在内地全国政治平台上出现的台湾人——2017年,生于高雄的卢安丽以十九大台籍党代表的身分亮相,备受舆论关注。不过,卢安丽当时的表现四平八稳,与凌友诗形成鲜明对比。

部分港台观众在看毕竟凌友诗发言的视频后,摇头叹息,就连大陆网民亦对其“表演”有所保留。她在演讲中提及“祖国必然统一”、“中华民族必将复兴”,合乎内地的主旋律,但有内地网民直言:“虽然认同她的观点,但有种尴尬的感觉。”

+2

近年,内地出现“低级红”、“高级黑”等网络用语,大概是指那些肉麻、低能、可能帮倒忙的言论。由于这些用语逐渐普及,中共中央不得不正视,并在今年2月底发布《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当中便提及“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低级红’、‘高级黑’”。凌友诗恰好就是反面教材——她对中共的歌诵不单无助推动两岸交流,反而会进一步拉阔两岸的心理距离,可谓弄巧成拙。

凌友诗发言期间,获得全场13次掌声,本身是中共政治局常委的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也在会后与她握手,甚至两次竖起姆指,这难免予人感觉是在变相认可“低级红”、“高级黑”。诚然,凌友诗可以有自己的身份认同,她亦有权对两岸前景发表自身看法,但其“表演”拙劣赶客,毕竟亦是事实。北京要推进两岸统一,必须学会贴地亲民,不应该寄望于浮夸空洞的表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