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总高层管理混乱 凤凰展翅还望架构重组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炉,当中指明推动湾区体育产业发展,打造一系列国际性、区域性赛事,香港足运历史悠久,可望藉湾区规划更上一层楼。不过,能否把握机遇,还看领导者的能力。自港府于2011实施“凤凰计划”,香港足总从此每年获巨额资助,惟足总高层频频出现行政及管理混乱的情况,窒碍港足发展。由此看来,足总高层架构必须改革,方能带领本地足运踏上重生之路。
自2011年起,港府先后推行“凤凰计划”及“五年策略计划”,每年拨款上千万予足总,用以提高本地足球水平。拨款的主要用途,正是聘请行政总裁、主教练、技术总监等,以改善足总的行政能力及球队的技术水平,惟过去计划多项指标均未能“合格”之余,近期更有多名足总高层在任期结束前提早离任,显示足总在运作、管理以至于公帑运用上均未能尽善。
事实上,足总管理混乱久受批评。最为人热议的,当然是去年港足选帅风波。足总去年九月宣布任命加利韦特为港足代表队主帅,惟当时前足总董事梁芷珊极力批评,质疑招聘过程毫无程序可言,怀疑足总早已决定任命韦特;同时有媒体发现,时任足总行政总裁薛基辅疑在董事会讨论主帅任命之先,已决意邀请韦特作新主帅,并发电邮附上拟定合约;梁芷珊因此提早离任其足总董事职位。根据民政事务局于立法会的书面回复,足总董事会亦承认招聘工作未尽完善,并将检讨现行的招聘政策和程序。
讽刺的是,韦特上任三个月后决定辞任港队主教练一职,另谋高就,令他成为自凤凰计划以来,第三位任期未满一年便离任的外籍足总高层。与前述事件的情况相若,有指前足总行政总裁麦国栋与时任港队教练摩力克的离任,同样与足总高层不和有关。以上种种,不独影响足总,球坛上下亦深受其害,特别是港足代表队将无所适从、军心动摇。
足总董事局掌握最高决策权,对于管理混乱自然要负起重责。足总前董事罗杰承最近批评,足总不少董事私务繁忙,不但在日常会议迟到早退,现在会议频率更由每月一次减至每一个半月一次,实不足处理足总大小事务。如果批评属实,即在位者不但无心恋战,甚至不负责任,这一定程度上可解释足运发展何以裹足不前。
另外,罗杰承指,目前足总董事局由50多名属会会员投票选出,惟近年董事局成员多由不谙本地足运、甚至未曾入场观看本地赛事者出任,变相由外行人管内行人。外行人固然不宜被委以过多责任,不过,所谓内行人的参与亦值得深究。
现行足总董事局由11位成员组成,在会长与主席以外,分别设有“与球会有联系”及“与球会无联系”的董事席位,前者更多由与本地职业球会有密切关系者担任。可是,本地职业足运向来被讥为以“老细足球”闻名,意指投资于本地球会的班主影响力过大。举例说,班主绝对“有权”基于其球会利益,阻止旗下球员出席部分本地代表队有关的训练、甚至赛事,故由他们出任足总董事,无疑加剧“老细足球”的不良影响。上述的前任港队主帅摩力克,正是有传他未能适应本地足坛生态,黯然离任。
由此看来,足总董事局的架构实在有需要重整。正如罗杰承早前建议,董事局应设下常任名额,邀请更为熟悉本地球坛运作者参与,如退役球员及资深教练等。不过,球会班主及高层的董事席位亦理应调整,以减少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