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土地储备论流于空泛 “未雨绸缪”岂仅指造地?
土地供应专责小组终向政府提交报告,正式为咨询程序写上句号。报告指出,香港有必要建立“土地储备”,为将来发展未雨绸缪,并建议共八项短、中及长期措施,用以提供约3,000公顷土地,远超原来1,200公顷目标。香港房屋问题严峻,有必要增加土地供应,以保障市民住屋权利,甚至改善整体住屋环境的质素。然而,增设土地储备的效用,还看政府如何运用所得土地。在提出觅地方案后,政府仍有必要向公众阐明建立土地储备的用途,尤其是承诺将若干份额用作兴建公营房屋,才能确保土地储备用得其所。
广义来说,官方一直设有土地储备,惟过去政府造地乏力,故有重建“土储”的必要。过去政府一直积极定期造地,诸如发展新市镇时亦曾储备土地,故土地供应大致稳定,“土地储备”一词亦少有出于现于政治议程当中。曾荫权政府在经济衰退后疲于造地,引致楼价高企,及后政府终于将建立“土储”放进施政大纲,惟房屋问题至今仍然严峻。
前车可鉴,稳定的土地储备之于城市发展甚为重要。然而,建立可能上千公顷的土地储备,港府如何运用才是关键。毕竟,公众对固有的土地发展模式早已大失所望,珍贵的土地资源大多用作卖地用途,所建的房屋既不为公众所能负担,卖地收入又只会被拨入储备基金作基建发展之用,最能应社会之急的公营房屋却长期短缺。
计及凡此种种因素,小组预计实际土地短缺数字应远 高于 1,200 公顷,而这数字尚未包括建立土地储备所需要的额外土地。
资料来源:《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报告》
公众忧虑土地储备未能主要运用在兴建公营房屋,绝对有理可依。即如《长远房屋策略》曾制定“六四比”的新增公私营房屋比例(现已更新为七三比),政府却未有好好遵从;有团体发现启德发展区的住宅分布竟为公营四成、私营六成,有违政策承诺。更甚者,现在公营房屋的定义更包括了具置业性质的绿置居,导致所建公屋未能全数用以照顾轮候册上的基层家庭;即使绿置居理论上可释出现有公屋单位,但翻新和编配需时,结果仍未能即时为市民纾困。
再者,政府亦一直被质疑低估未来公营房屋需求,令人忧心政府纵然觅得土地,也难以解决市民的房屋需求。有学者指出,《长策》只估算2016年至2046年的公屋需求为43万个公屋单位,但过去两年度的公屋申请新登记者已高达3.15万人,若情况持续,只需三十年便有多至94.5万个新增的公屋单位需求,与官方估算大相径庭。当然,政府现时将新增公私营房屋比例增至七比三,照理会增加公营房屋供应量,但出租公屋的供应量仍未有大幅增加。建立土地储备的用途未有定案,公众仍不可期望此举能有助大幅增加公屋供应。
简言之,建立土地储备为大势所趋,惟政府必须为此阐述更多,承诺未来土地用途将能切实用于兴建公营房屋,彻底解决困扰社会多时的房屋困境,才能取信于民。归根究祗,政府重掌土地发展主导权始为个中关键;土供组一直宣称,政府能藉建立土地储备重获主导权,但诸如公私合营般的土地发展选项,本身就涉及私人发展商的利益,政府在规划上根本未能作出全盘控制,更遑论借此导正未来房屋市场的发展。
“01观点”早已指出,相比公私营合作,大幅动用《收回土地条例》从地产商收购农地,才是重导土地发展主导权的不二之法;政府既可释除“官商勾结”之嫌,更可更整全地规划农地用途,按社会需要适时发展,确立公营房屋主导的政策。土供组报告对《条例》的效力有所贬低固然可惜,但政府依样因循保守,未敢善用既有的“尚方宝剑”,才是社会真正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