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公投重挫自由主义 线性思维是时候反思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台湾公投结果倾保守,对自由派是一次打击,但打击不必然是坏事,亦可成契机,刺激思考︰自由派失利只是一次偶然,抑或自由主义错解了政治和历史的本质,以致必然受挫?

台湾11月24日举行公投绑大选,国民党在多个县市取胜之外,公投亦通过多个亲保守议案。(美联社)

过去几年,台湾渐吹自由主义之风。代表“进步力量”的民进党在总统和立法院选举获民众拥戴,司法院又裁定婚姻包括同性,致令不少人一度期待上周六(11月24日)的公投结果能反映自由、进步的气象。

然而,十项表决中有七项获得通过,“竟然”包括民法婚姻只限一男一女、国中小不推行同志教育等都倾向保守价值观。对部份人而言,这结果甚为意外。

议案 赞成率 总投票率
反空气污染 79% 55%
停建煤电设备 76% 55%
禁进口日本核灾食物 78% 55%
民法婚姻一男一女 72% 56%
不实施同志教育 67% 56%
同性婚姻另立专法 61% 56%
东京奥运台湾正名 45% 56%
民法承认同性婚姻 33% 55%
实施性别平等教育 34% 55%
支持核电 59% 55%

公投失利只是对蔡英文的惩罚?

有舆论解释,是民进党施政不彰,拖累进步派的公投议案。例如《自由时报》指出,“小英政府的多数改革理念具有普世价值,但欠缺圆融务实的施行步骤与方法”,最终在公投栽倒。亦有人认为,保守派的宣传和抹黑攻势厉害,成功引导甚或误导选民。

这两个原因,不无道理,惟未能触及根本底蕴——自由主义基建于一种不可靠的社会想像,以线性思维来预测历史进程,难免有朝碰壁。

台湾有舆论认为,公投结果反映民众对蔡英文政府的不满。(美联社)

自由主义相信历史进步论

在自由主义的论述中,“进步”是常见的词汇。他们普遍相信,历史正朝线性方向进步,自由、平等和民主都会逐步实现。英国前首相贝理雅近年在一个访问中明言:“当然,历史有一个方向,正朝它发展。我们在进步。”所以,当个别社会的发展有悖于这轨迹,例如近年东欧民主国家选出专制领袖,他们以“退潮”形容之,相信“只是时辰未到”;最终,自由、民主等理念将会普及于世,凡有理性的人都会迈向共识。

然而,这种理解并非必然正确,反而可能在描绘一个并不存在的乌托邦。世界的本质很可能是多元的,并存多个合理的观念和立场,终究没有单一的价值和社会制度会为所有人认同。若然如此,自由主义的期待必然落空,线性进步的预言永远都属未来式。

政治的本质或为多元竞争

不同的形而上想像,会得出不同的政治观。英国哲学家John Gray今年5月撰文指出,自由主义在过去30年主导了政治哲学讨论,相信单一的进步方向,以至认为法律先于政治,关心如何正确地划定权利。自由派近年甚至发展出另类自由主义(alt-liberal),连政府收紧移民政策,都看作排外的种族歧视。

然而,若然社会的本质是多元,政治的角色就不可能为法律所取代,民意的交锋方为关键。比利时政治哲学家Chantal Mouffe同样提出,世界终归大同只是一种奢望,政治的本质应该是对抗的(agonistic),要做的是让不同力量和平地比拼,而不陷入你死我亡的狭隘思维。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立场保守、作风专制,却在社会得到不少人支持,令政治学界及舆论反思,自由主义在哪里出了问题。(美联社)

固然,多元政治不能成为压制和迫害的借口,但以台湾公投为例,选民并非否定同志结合的权利。他们只是主张以专案立法,保留民法婚姻的传统一夫一妻定义,这可相容于人权法哲学。若然自由主义只追求单一可能,实属不必。

台湾自由主义的受挫,或多或少承袭了欧美近年的趋势。要理解人民所思所想,或许先要摆脱理性上的自我优越感,放弃线性的历史进步观,重新掌握社会和政治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