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金鱼街】动保意识不足 金龟纹身鱼为市民上了“痛的一课”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近日网上流传金鱼街有店舖出售“油漆龟”,有商人在其龟壳、口鼻画满颜色,再将其出售。事实上,商人以残酷方式对待动物,以达致美观效果的情况普遍,目前社会对鱼类、爬虫类等动物保护意识不足,当局应为业界设立指引、并加强教育,推广动物权益。

养殖过程涉虐畜 网上平台兴起增监察难度

前述的“油漆龟”并非孤例,早前亦有动物组织在九龙公园水池发现全身被涂料覆盖的“金龟”,专家指其吸收了颜料毒素,有可能中毒,甚至死亡,也有违法之嫌。据《防止残酷对待动物条例》,任何人“因胡乱或不合理地作出或不作出某种作为而导致任何动物受到任何不必要的痛苦”,即属违法。

另外,报道发现内地网站售卖“七彩龟”,有龟只在进口前已被涂上油彩。据现行规例,任何人士必须先获渔署发出的特别许可证,才可由外地入口动物,例如,渔护署在批出进口爬虫类动物的许可证时,会审查物种,包括其驯化程度、传染疾病的风险、动物福利、公众安全及生态影响等。但商户若在网上平台直接购买“油漆龟”,或可避过监察。

只要在淘宝输入“七彩龟”,就可找到不少相关产品,最便宜的每只只售$1.2。(网上截图)

不当需求影响市场 莫忽视观赏水族动物权益

不良水族店只视龟只为商品,而未有考虑动物福利,固须批评。但“油漆龟”的出现,亦来自于消费者的不当需求。这反映商家、消费者对动物的保护意识仍有不足。

平情而论,社会对动物权益的关注已有所提升,但仍主要集中在猫狗身上。相对而言,观赏水族动物的权益受到轻视,社会上将鱼类、爬虫类等当成玩具或装饰的心态普遍,各种残酷的培养方式仍未受关注。有培养者为求“美观”,会在幼鱼时期以剪刀、手术刀等利器破坏鱼类的身体组织,强行改变其型态,一颗心鹦鹉鱼、独角鹦鹉为个中显例,另外亦有商人以针筒将广告颜料或食用色素注入鱼体中,画上不同图案,如糖果鹦鹉、彩裙、彩色玻璃、粉红鼠等,都是经染色的观赏鱼。

宜设动物养殖指引 推广动物权益

一些水族店经营已久,商户对于动物权益的认识或未能与时并进,署方应为水族行业设指引,订明饲养环境、培养方式等,让经营者有所警惕。署方亦须加强监察进口宠物的来源地,打击虐待动物的不良营商手法。为保障观赏鱼饲养的动物权益,一些较重视动物权益的国家早订立相关法规,如欧洲更有国家立法规定鱼缸长度必须达60cm以上才可饲养观赏鱼,在香港订立相关法例似乎言之尚早,但是,政府亦应该逐步提升动物权益。

目前社会对观赏水族动物权益仍欠缺认知,对于观赏动物的培养手法亦只是一知半解,除了加强监管及订立指引外,长远应在教育上向大众推广动物权益,令水族产业得以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