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地区文化游 深水埗文青游可成旅业救星?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香港的旅游业欠缺推广特色的本地文化,一直被外界诟病。有见及此,香港旅游发展局继上年推出“旧城中环”项目,今年着力就深水埗的地区文化展开宣传,对外推广香港深度游。这种以地区为本的推广策略,可谓就本地旅业一直积弱的症结“对症下药”。不过,虽然方向正确,政府仍不可忽视地区推广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恐防以地方文化为招徕,却弄巧反拙地摧毁本土特色文化。

香港的旅游业欠缺推广特色的本地文化,一直被外界诟病。有见及此,香港旅游发展局继上年推出“旧城中环”项目,今年着力就深水埗的地区文化展开宣传,对外推广香港深度游。这种以地区为本的推广策略,可谓就本地旅业一直积弱的症结“对症下药”。不过,虽然方向正确,政府仍不可忽视地区推广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恐防以地方文化为招徕,却弄巧反拙地摧毁本土特色文化。

旅业的范式转移?

香港旅游业欠缺特色,虽一早已成陈腔滥调,但无奈地仍然适用于形容现状。现行着重消费的旅游模式,虽然曾在过去为本港的旅业发展带来光辉岁月,但单一化的“套路”却令整个产业过度依赖个别类型的客源,无法分散风险至不同市场。近年,在媒体上常见有关内地旅客访港数字的报道,当有论调指内地旅客不再热衷来港消费,随即有人将矛头归咎“占中之错”。然而,业界、甚至公众的讨论都离不开如何维持过去的成功方程式,未见有积极尝试去一改固有的因循做法。

 

商经局局长邱腾华表示,深水埗齐集多元化服务、店舖,区内极具人情味。(卢翊铭摄)

由此看来,政府重点透过本地地区文化,尝试开拓文化深度游市场,方向绝对正确无误。政府今年斥资1,200万元,以“步埗地道”为主题,推广深水埗的多元、且具特色的地道文化,借此鼓励旅客探索传统旅游景点外的地点,并且带动地区经济。旅发局从“衣、食、住、行”等方面,编写《深水埗自助游漫步指南》,推介区内多处特色景点及铺户,包括集聚成群的纸扎舖及布料舖、多家米芝莲推介的食店,以至近年新兴的文艺手工小店等。

是次的深水埗的推广项目及能彰显香港的地道文化,即比较“贴地”,较过去的“旧城中环”优胜。当局设立四条不同的主题路线,围绕历史、美食、地区小店、文化创意等范畴,与过往旅游模式所至的大型商场截然不同。同时,推广项目亦包括了流行文化的元素,藉著名电影场面宣传深水埗区,增加整个文化旅游推广的面向。由此可见,当局的确锐意开拓全新的旅游名胜,以崭新方法增加本港旅游业的竞争力。

+5

地区推广或恐成“米芝莲之吻”?

虽然计划原意甚好,但是次计划仍然不缺隐忧。第一,发展地区旅游难免对地区店舖造成更大的营运压力。正如获得米芝莲评级的餐厅难逃租金上涨的压力一样,旅客的涌入同样导致地区的舖租上升,最后将当地商舖重新“洗牌”。虽说在市场经济下,发展基本上必然意味竞争,商业竞争力较弱的店户遭淘汰实属难免。但要留意的是,深水埗的地区文化乃是由多元的地区小店所构成,蓬勃的小店生态则由深水埗的低廉租金所诱发。因此,政府必须要密切注意其以地区文化为招徕的旅游项目,到底会否本末倒置地将其吸引之处连根拔起,反过来影响旅游吸引力。

其次,深水埗容纳旅客的能力将受到重大挑战。相信不用特别援引数据,读者应知道深水埗绝非人烟罕至之地。在该区特定地点,例如近鸭寮街、黄金商场一带等,假日人头涌涌乃是常事,当中更包括不少旅客。换言之,深水埗早已成为旅游热点之一,到底能否容纳更多人流,附近的交通配套是否足够等问题仍然存疑。

旅业发展与地区影响 政府须释公众疑虑

平情而论,旅发局开拓有关地区文化的旅游项目,实属值得鼓励。但就有关对当区负面影响的疑虑,当局只简单回应不会对地区造成重大影响。就此,政府必须向公众进一步解释个中道理。特别是,当局表明地区为本的宣传项目,在日后将进一步展伸至新界地区,故更有需要清晰地为公众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