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角潮流特区引入连锁店 小店实死冇生? 秋叶原例子有何启示?
近年,不少位于旺角的小型商场进驻连锁品牌,变相“逼走”小店。旺角潮流特区日前传出结业,有商户指三楼有六成空舖,但潮特并非结业,清空后会有连锁店进驻。大型连锁店进驻取代了小商店是市场运作下的常见情况,商场地段较佳租金相应较高,以致予人“赶绝”小店的感觉。虽然这个情况会导致当区的零售业单一化,但事实上,当中抵不住高价舖租的小店(尤其服装店)的顾客多是本地居民,而非游客,暂且“退居”非旅客区或是个机遇,惟政府应作引导角色。
零售业回暖 小商店未必受惠
五年前,旺角有不少小店云集,但地产商逐渐将舖位租予连锁店。早年,弥敦道及山东街交界的琼华中心汇聚了不少售卖时装、饰物的小商户,业主于2013年时终止商户租约,将位置租给先施百货;位于登打士街与弥敦道交界的家乐坊聚集了主要售卖服装的小店,它们于2015年中陆续结业,恒隆地产将舖位租予连锁时装店H&M作为旗舰店。至今,潮流特区亦有传清空一层,将舖位租予大型连锁店。
须知旺角已经成为香港知名的旅游景点,租金因而上涨也是无可奈何,小店抵受不住昂贵的租金离场,难免予人“被赶绝”的观感。不过,纵观多个地区的旅游购物区,都不是以小店为主,即使有当地的本地品牌小店驻守,商品定价一般较高,而且货品多元、有特色,正如在尖沙咀也难以找到小店。小店逐渐离场某程度代表旺角将发展成为旅客的购物中心,而市场和政府都有共识要吸引高消费旅客来港消费,引入较多的大型商店也是第一步,实属正常的做法。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2017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达1.3亿人次,国际旅游支出达1152.9亿美元,研究院形容这个情况为“消费升级,品质旅游”的特征与趋势。可见,内地旅客的消费力亦逐渐提高,而去年香港最大的客源市场来自内地,占整体访港旅客76%。因内地旅客对“港货”有信心,引入多间大型连锁店或旗舰店的确可吸引更多内地旅客来港购物、消费,对香港旅游业而言自然是好事。不过,这是否代表为了发展旅游业,就要“牺牲”小店的生存空间?其实小店对一些旅客来说也颇具吸引力,也深为本地居民所好,政府不应任其自生自灭。
小店出路何在?
平情而论,现时有很多小店(尤其服装店)以售卖价钱较便宜的货品为主,货品类型相近;加上网购热潮,商场人流大减,难以应付高昂的租金,搬离旅客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以前旺角是“潮人”的集中地,也是时髦的标志,如今市民的消费习惯改变了,可在社交平台或网上买到具特色的时髦商品,小店亦应适应大势而改变,例如主打低廉时装的小店可搬到偏离游客区的地方,吸引当区居民购买,反而会有一线生机。
以日本东京的秋叶原为例,该区是售卖有关动漫商品商店和女仆咖啡店聚集地,与新宿、涩谷截然不同,但其实只是近二十年才涌现。秋叶原在1940年代开始贩卖收音机和有关零件,当时有很多日本无线电技术员和电子工程师散布在世界各地,他们回流日本后召集了全日本的工程师聚集于秋叶原,制作无线电广播,如当时外国十分流行的收音机;秋叶原在1960年代发展成“电子城”,其后更曾经于周末被划成行人专用区。
秋叶原的日与夜:
虽然秋叶原的小店未有被大集团“赶尽杀绝”,但在1970年代,被开设在新宿、涩谷的大型家电连锁店“抢客”,小店生意亦大不如前。当时秋叶原的情况与旺角现况不尽相同,但仍有可取之处,秋叶原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到一个聚集经济(即在一个地区有许多相同抑或不同类型的产业聚集),形成新地标,招聚一群爱好者聚集于该地区。以同样的逻辑套用于香港,旺角的小店以售卖时装、服饰为主,其余的为模型店、杂志店等,而深水埗一带又有不少时装批装商,若时装店搬到该区发展,可以壮大该区的时装产业,由布商到批发、零售都齐全,可以形成聚集经济效应,人们一提到购买平价时装,便能想起该区,波鞋街和黄金电脑商场均是成功的例子。事实上,旺角曾被称为“潮人”的聚脚点,也是因为当初成功建立出一个聚集经济,但要再建立多次规模经济并不容易,要视乎商品质素和特色。
如上述提到,旺角小店离场是市场运作下的现象,政府以租务管制帮助小店是否适宜,值得商榷;反而,政府可作引导的角色,引导他们到适合继续发展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