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艺与社区互相依存 应否发民间手艺小贩牌照?
传统手工艺是香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社区互相依存——传统手工艺丰富社区生活,社区为手工艺提供活力生存空间。虽然政府表示重视非遗保育,但民间手艺发牌政策迟迟未提上议程,似只是空口说白话,须采取积极态度,保护本土特色。
非遗保护政策不足 政府态度消极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早在2006年便在香港生效,政府表示重视保护非遗,“致力提升社会对非遗的认知及对保护这种文化资源的重视”,既支持非遗保护、传承和推广工作,又鼓励社会参与。
政府十多年来对非遗的政策多为设立部门、制订非遗名册,虽有一定作用,但并无实际政策保护非遗,传统手工艺便是其中一个体现政府消极态度的范畴。
根据《公约》,手工艺是其中一种非遗,须受重视及保护。在香港,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中亦有127项属传统手工艺类别,占近30%。而根据教科文组织指引,保育传统手工艺的最有效手段是鼓励手工艺者继续生产及传授技艺,让其在社区生存及传承。
教科文组织指,传统手工艺式微一般是因为全球化,又或是后继无人等。但反观香港,手工艺发展不但没有受保护,反而被官方打压,其中以小贩政策尤为明显。
小贩成政府眼中钉 近四十年零签发牌照
香港传统手工艺多为小规模生意,因此街头摆档是不少制造规模小、市井味浓的手工艺者开业选择之一,惟政府小贩政策旨在取缔小贩,挤压手工艺者生存空间。
自港英时代开始,政府一直以打击小贩的方针行事:市政局自1970年代始已不再签发新小贩牌照,并为已签发牌照订下严格继承和转让限制。期间虽曾因经济不景而在1999年检讨,但最后政策仍维持不变,可见政府对小贩的容忍度极低。食环署在2000年成立后承继方针,例如在2002年推行小贩自愿交回牌照计划,旨在收回已签发牌照。
近年政策回应诉求 惟保育效用仍不足
但近年来政策并非固如磐石,有配合非遗保育政策而改动。2008年,有关方曾有就坊间对本土特色保护的诉求而检讨,后签发约200个新的固定摊位小贩牌照及61个流动小贩(冰冻甜点)牌照。2016年,为保留本地文化特色,有关方再发出8个小贩牌照予补鞋匠、钟表修理匠、锁匠、磨刀匠、线面师、代书人等。
政府打破维持近四十载的零签发政策当然值得嘉许,但现行小贩政策仍无力保护本地传统手工艺。外地的小贩政策较香港先进开明,值得本地参考。理所当然地,各地不会容忍小贩的存在威胁公众卫生,但台湾、新加坡等地会在规管下给予小贩生存空间,让手工艺有发展、传承的机会。
反观香港,现有政策进步均侧重于饮食及实用工艺(虽然也只有8个新牌照),忽视民间手艺同样需要小贩牌照以稳定经营。本港仅存的两、三位吹糖师傅之一的“糖姨”钟彩云早已多次反映在现行小贩政策下的困境,希望政府能设立民间手艺发牌。政府实应参考他国,以改善现行小贩牌照政策,保护本地特色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