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大豆基因技术突破 或为香港科研发展指路?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在香港中文大学、特别是善衡书院内,不时会看到中大在种植技术研究成就的介绍。近来,辛世文及林汉明教授在中文大学长年推动的大豆基因改良技术,再获国家肯定,成为最早的“资金过河”项目之一。大豆技术的成败,不单是科技或农业问题,更加是国家贸易与安全议题。香港在这些国家重点技术工程上,其实拥有深厚的技术与人才优势,更可以拓辟普罗大众所意识不到的经济领域,问题是,我们的政府是否具备充份利用这些优势的能力。

中大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林汉明(卢翊铭摄)

辛世文及林汉明教授推动大豆基因改良的“大豆回家”项目,已历多年,旨在扭转中国须倚赖进口大豆的窘态。据香港中文大学2010年11月的特写介绍,“‘大豆回家’项目得到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卓越学科领域基金、研究资助局及中大的共同支持。大豆研究广受香港社会关注,罗桂祥基金会最近即慷慨赠款予中大设立基金,支持大豆研究。”林汉明教授更于2014年成功从野生大豆识别出耐盐基因,取得关键突破,为相关技术的更广泛应用与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大豆技术不但事涉农业发展,更关乎国际贸易、国家安全。目前中国从巴西、美国进口大豆量年逾8000万吨(总金额约400亿美元,约为总进口农产品金额的1/4),占总入口比率约九成、总消耗量约八成。这些大豆进口后,主要用途之一是用于饲料,食用油也有约两成是由大豆提取。缺少足够的大豆进口,就可能危及粮食供应稳定性。所以,中美闹贸易纠纷时,虽然大豆贸易限制屡被提案,但双方都不敢贸然惊动这张“皇牌”。

中大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内地当局拨款100万元人民币。图为实验室超级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卢翊铭摄)
+3

中国与美洲的大豆交易量庞大,反观自身的生产能力却相当有限。目前中国的大豆年产量只有1000多公吨,在自身产能不能显著提升,而需求不断上扬的情况下,不少人估计中国的大豆进口吨数将会破万。林汉明团队的研究,就旨在打破西北干旱及华北过碱农地的耕作限制,大量在国内种植大豆,并充份利用大豆的固氮作用协助恢复农地的肥沃度。

林汉明坦言,他的研究不为个人,而是为了整个大中华地区。事实上,若然能在大豆种植上,克服现代大豆“娇生惯养”的缺点,使其可在国内农地上“遍地结实”,复制乃至超越辛世文在水稻技术上的成就,令国家在农产与商贸上更能自主自立,这将是功在社稷的壮举。

大豆贸易战

如果说上面讲的都与港人距离太远,那大豆技术可能在最后协助降低港人的食物开支,或者是我们应全力支持大豆技术发展的理由。香港的新鲜猪肉价格昂贵,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大陆养猪业饱受高昂饲料价格“折磨”的事实。若然香港研究的大豆种植技术,可以令大陆本土大豆量增价跌,港人或者可以间接得益,进食较低价格肉类。

不论是产品的实质效益,还是研发过程中为香港带来的科研收益,中大的大豆技术研究都毋庸置疑的。然而,纵使林教授的团队在技术领域一再取得关键突破,但仍然相当缺乏资金支援。林教授对传媒直指,研究资助局的优配研究金,3年项目最多限拨120万港元;相比之下,北水南移后,每项研究项目的拨款已可达数百万人民币。换言之,林教授的团队要等到中央政策支持后,才稍解资金不足的困难。这不禁使人质疑,研究资助局或创科局,在支援这些足以颠覆世界贸易常规、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顶级研究时,到底做了什么。又或,香港的官员到底有没有尽到责任,令香港的顶尖研究人员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奋发前进。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左三)今日(五月十七日)在广州与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右三)会面。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聂德权(左二)、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陈国基(左一)和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右二)亦有出席。(政府新闻处图片)

林郑近日在访问广州时曾表示,希望两地可以在“官、产、学、研、用”(政府推动、生产、教育、科研及实践应用)展开多方面合作,发展大湾区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政府若然真的有如此宏愿,就要尽量厘清自身的角色,把一切有碍香港推进科研的负面因素都清理掉。简单来说,在撤掉杨伟雄,改革创科局工作模式后,政府急须革新研究资助局的拨款模式,加强对前沿项目、顶尖科学家的支援,并在适当阶段展开工作,促成乃至责成私人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令私人资金在关键技术研究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当下急务,是特首应尽早检示香港到底还有多少类似大豆技术的关键研究,莫再让一流学者饱受不必要的官僚组织折磨,而无法专心于科研,或须指望来自北方的支持,才能走好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