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认同.观点】爱国岂靠交流团 消除“他者”情绪 还看政策
提升港人的国民身份认同,一直是政府的重任,建制派亦经常为此扭尽六壬、出谋献策。近日,新民党发表“‘青少年国民身份’研究报告”,“发现”青少年纵使认识国家,也不一定具国民认同感。这本来是常识,但建制派却视之为大发现,难免令人摇头。论者常谓要加强国情教育、让年轻人认识国家富强一面,以为这样就能提升国民身份认同,不过是“交功课式”的陈腔滥调,了无新意;若主事者当真要改变局面,必须从生活政策着手,让香港人不再自觉是“他者”。
这份报告以年轻人为调查对象,发现他们大部分都曾到访内地、懂得阅读简体字、有微信帐户,也有近一半人有浏览内地网站的习惯、曾乘搭中国高铁、有喜欢的大陆影视人物,而且会观看大陆影视节目。可以说,香港的年轻人无非如同某些人所言般,对中国一无所知。尽管如此,只有大约三成半受访者认为香港人与中国人身份可以相容,但有逾六成人对之抱疑问,甚至坚决认为两者不可相容;结果,主持这次研究的香港教育大学香港研究学院总监吕大乐教授后知后觉地表示,研究结果具启发性,能证明“认识”和“认同”没必然关系。其实,“认识”不必导致“认同”,本就是常理,用不着研究论证,不知政府和建制派是无知抑或懒得想新法门,才不停提出要多办游学团、加强国情教育这些“门面功夫”,结果当然事倍功半。
此外,另一种常见的说法是要令年轻人感受国家强盛,就能提升他们的国民身份认同,但这说法不单有违现实,而且绝不健康。提出这类说法的通常是老一辈人物,他们亲身经历国家由弱而强的转变,对于国家强盛,自然别有一番感受,自豪、关顾、爱护等情怀油然而生,也是可以理解;然而,香港年轻人从没体验过国家动荡、脆弱的时刻,在主流媒体的宣传配合下,可以说,他们早已得知中国硬实力强大这一事实,是次调查也表明有近六成人同意中国可能成为世界强国。换言之,那些“长辈”以为年轻人不具国民认同感是因为不知中国强大,可谓捉错用神。更甚者,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操,若将之与“国家强大”挂钩,是否暗示若国家衰弱便无须爱护?以这样的态度灌输国民身份认同,无疑是一种不健康的策略。
今次调查无疑能消除不少迷思,可惜的是,新民党仍未能跳出窠臼,依旧提出政府应培养学生对中史的兴趣、多办交流团等搔不着痒处的方案。其实,要提升港人国民认同、消除自身的“他者”感觉,首先须减少政策上的差别对待。
无疑,基本法确立了“一国两制”政策,那是香港得以繁荣安定的基石,所以这里不是说要改行“一国一制”,统一两地的政治、经济、税务与法律等制度;不过,在现行框架之内,有些生活细节上的差别对待,确实令人摸不着头脑,立法会议员谢伟俊早前指,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期只开放予内地居民,香港永久性居民则被列为“境外人士”因而不准参观,即为一例;又如俗称“回乡证”的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需要十年一续,每次盛惠390元,恍如办理国与国之间的签证,同样教人难以理解。其他诸如港人淘宝购物不在“全国免运费”之列、在港无法观看内地网络影片等,凡此种种樊篱,固然牵涉不少技术问题,但客观而言,它们的确加强了港人对中国的距离感。香港不少人均不热中于政治,要让他们建立国民认同,靠的就是这些生活小事,但政府偏偏舍易取难,自然枉费心机。
香港政府要提升下一代港人的国民认同感,必须摆脱“加深认识祖国”、“加强自豪感”这些已被证明不能切中要害的陈腐方法;就此,如何在不影响“一国两制”前提下尽量消除中港人民生活细节上的差别对待,当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此外,香港的年轻人当中,也有不少人拥有甚强的国民身份认同,在一片本土浪潮中仍以当“爱国不爱党的大中华胶”为荣,纵被朋辈嘲笑亦不以为忤,政府可有聆听过他们的想法?抑或仅鲁莽地视之为“反对派”而置之不理?政府与其茫无头绪地探求令人爱国的方法,倒不如了解一下“大中华胶”的心路历程,其所得或许甚具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