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医院.观点】专科医院助提升效率 唯应先处理人手不足问题
位于启德的儿科医院,在计划多年后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启用,是继青山医院(精神科)、菲腊牙科医院、眼科医院之后香港第四座专科医院。启德儿童医院为香港儿童提供更好的照顾,当然值得鼓励。但至今为止,医院只聘请到半数所需的医生,反映了香港医疗人手短缺的实况。
另一方面,随着香港社会发展,慢性病日渐成为主要疾病及“头号杀手”,本地愈发需要更多类似的专科医院,提升处理常见疾病的效率。医疗改革须朝增加医护人手与改善系统两方面着手,才可应付未来庞大的医疗需求。
儿童医院人手荒 专科专才供不应求
启德儿童医院第一阶段共需要108名医生,包括20名顾问医生、42名副顾问医生和46名驻院医生,暂不设实习医生。然而,据消息所指,到去年年底为止,医院只雇请到55名医生,而且应该包括19名于本年度新毕业的驻院医生。儿科医院的人手问题,再次反映了香港医生不足的问题。医生不足除了因为公共医疗系统医生待遇差,引致有经验的医生转至私人医疗体系,医生数目远比其他先进地区低,引致整体人手不足。
以儿科医院为例,按2015年卫生署的统计(共有5,566名医生回复调查,约占当时注册医生的四成),全香港约有6.6%的医生为儿科专科,以此比例估计,香港约有900多名儿科医生。儿科医院所需的医生占去全香港约九分之一的儿科医生,实非小数目,可以想像聘请人手时会面对不少困难。前线医生联盟副主席萧旭亮医生亦指出,为了应付儿科医院的人手需求,可能要从其他医院抽调儿科医生,影响其他医院的服务,可见本地医生不足的问题何其严重。
医生不足的解决方法只有两途:1)增加本地培训;2)放宽外地医生来港执业的限制。本年度将有420名医科生完成实习毕业,医疗体系终于可以感受到过去增加医科学额的作用,为了应付将来的需要,政府应该继续增加本地医科生学额。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切实研究如何放宽与吸引外地医生来港执业,以在短期内增加医生供应。
研增建专科医院 集中资源提升效率
除了人手之外,专科医院的概念亦值得提倡。专科医院专注于处理相同专科的门诊与住院服务,可以集中专才、器材等资源,比一般综合型医院更有效率。修建儿科医院始于2007至2008年度的施政报告(当时称“儿童专科卓越医疗中心”),其中一个目的是应对因双非儿童所带来的儿科需求。但除了儿科之外,香港还有不少常见疾病,可以由专科医院统一处理,以提高效率。
以住院服务而言,最常见的五种疾病包括:1)泌尿生殖系列(12.7%);2)肿瘤(12.3%);3)消化系统(10.0%);4)呼吸系统(8.2%);及5)循环系统(7.6%)。但香港现有的专科医院并不包括当中任何一类。近年政府投资2,000亿元规划未来十年医院发展,当中包括不少增建和改修医院计划,实可借此机会研究建造专科医院,集中处理常见疾病,增加医疗系统的效率及提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