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案.观点】付钱不等于负责 教育规划岂能外判

撰文: 香港01
出版:更新:

每年财政预算案公布之时,政府均会强调他们非常重视教育,声称教育开支是最佳投资。此等政治修辞无疑动听,但实情却是政府一直以外判思维看待教育,将一些理应由政府统筹策划的工作交予个别团体负责,以为付足了钱便等于尽了责任。政府一日不改变这种态度,香港的教育还是会问题丛生,诸如生涯规划、融合教育等美好理念,终究无法落实。

杨润雄能否一洗教育局过去五年的颓风,令人期待。(林若勤摄)

无可否认,教育一直是政府开支的主要范畴,在2012/13至2017/18年度期间,教育开支逐年递升,每年平均增幅逾5%,上年度的开支更达786亿元。然而,“愿意花钱”和“重视”是两回事,政府对教育事务的惯常做法就是将工作外判予学校或非政府组织处理,这样的手法恰恰反映其“卸膊”一面。

派钱当“生涯规划” 不如做好职专教育

“生涯规划”是官员近年经常挂在口边的词语,不论是施政报告抑或财政预算案均有着墨,但具体而言,政府如何帮助青年规划人生?翻查过往数年的财政预算案,当局的做法包括向职训局学员发放津贴、成立持续进修基金、资助特定科目的自资学士学位课程、举办实习与交流,以及拨款予中学聘请相关人手,或者购买服务。

上述做法看似面面俱圆,但其实政府只是派钱予不同团体便当了事。若政府真的有心助学子做好生涯规划,应该做的又岂止派钱?举例来说,政府声称重视职专教育(即以前的职业教育),以免埋没中学生在学术以外的天赋,于是将此重责交予职训局(法定机构,辖下包括IVE等学院),由之设计不同的先导计划,吸引学生报读。但众所周知,碍于社会风气,家长一向不倾向让子女在中学阶段报读职训局课程;因此,政府将推广职专教育的责任交予职训局,然后便置身事外,显然绝不可取。

事实上,政府在这方面理应大有可为,例如在“主流”中学教育中加入职专教育的元素。现时高中虽设“应用学习科目”(由第三方机构开办,课程非教育局设计),但该等科目的评核方法与传统科目不同,只有“表现优异”、“达标”与“不达标”三级,在雇主眼中自然认受性成疑。就此,政府应设法订定一套具认受性、令人乐意报读的应用学习课程,这样才能真正助学生做好生涯规划。

职训局自成立以来一直肩负提供职业教育的重责。(资料图片)

非华语生学不好中文 谈何“融合”

融合教育也是政府念兹在兹的理念,而所谓融合,除了指具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例如轻度智障)与“一般”学生共处一校,也可指非华语学生与华语学生一同学习。不管大众是否接受,客观的数据告诉我们,包括南亚裔在内的非华语学生人数确实愈来愈多,政府有责任照顾他们的学习需要,尤其要协助他们学习关乎基本谋生能力的中文科。自2014/15学年开始,政府会向录取十名或以上非华语学生的中学发放津贴,学校可以运用这笔款项帮助非华语学生学习中文(例如增聘专职教师)。

然而,不论是前线教师,抑或关注少数族裔权益的非政府组织,均已多次反映非华语学生最需要的是一套由中央统筹设计的“中国语文第二语言课程”。课程设计是一门专业,政府必须委派专家设计一套适用于全港各级非华语学生的课程,才能照顾学生需要。现在当局让学校自行设计,美其名是尊重学校自主,实际上却是卸责。

学习中文对不少居港少数族裔学生或非华语学生来说,是一项大挑战。(吴炜豪摄)

教育工作讲求稳定 临时教师非长远之计

又如教师工作压力问题,早已街知巷闻,而解决之道在于扩大教师编制、增加每校人手,以分担工作;此举既解教师个人困境,又能提升教学质素,最终受惠的还是学生。但政府对此番建议一直置若罔闻,认为扩大编制影响深远、必须审慎而行,只愿意发放各式津贴,让学校聘请临时人手,结果令新入职教师遑遑不可终日,生怕随时被裁(编制内的教师却不易被裁,两者“饭碗硬度”不一,工作气氛可想而见),部分无良管理层更沉溺于“灵活”运用津贴,以低薪聘请大量不受编制规管的教学助理,压榨有志于教育的年轻人。

去年政府宣布全港中小学班师比提升0.1,以一所有30班的学校为例,足可增加三个常额教席,而代价只是36亿元经常开支。政府声称重视教育,同时拥巨额财政盈余,何不进一步提升班师比例,改善业界士气与教学质素,兼为推广小班教学作准备?

生涯规划、融合教育、教师编制,要办妥这些事情,政府必须作中央统筹、亲身参与,万不能单单交钱予学校或非政府组织代劳;而要做足前文建议,需要的不只是金钱,还要远见与魄力,这些正正是为官者的必备条件。有为的政府不能只对问题小修小补,或是只想着五年任期内的事务,他们必须画下一幅宏大的蓝图,订定长远之计。若政府不改变“付钱便是负责”的态度,那么不只教育,还有各项民生难题均得不到长治久安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