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点】股息补贴只能治标 减交通费 回购港铁最实际
林郑月娥将于本周三(10月11日)发表《施政报告》,消息指政府将会以部分港铁股息补贴车费。据悉,补贴计划将涵盖巴士、专线小巴及渡轮,红色小巴、的士则不包括在内。香港大部分市民都要跨区工作,他们闻此消息,固然欣喜。然而,车费昂贵源于占主要乘客量的港铁是一间上市公司,本身有牟利动机,与公营机构的角色产生矛盾。若然不解决这个问题,实难望车费可以大幅下降。
补贴措施可取 料惠及上班族
上届政府扩充“两元搭车优惠”计划,加上一直推行的小童、学生半价优惠、车船津贴等,照顾了长幼和残疾人士的乘车需要。现时交通工具营办商有不少措施减轻市民交通费,但对长途客上班族的补助就较少,大概只有港铁月票和晨早上班折扣,受惠人数有限。每月花费车资一千元的人,绝非少数。政府以港铁股息补贴车费, 主要受惠者将会是长途客,相信能够补充现行政策的不足。
有别于上届政府不肯以港铁股息补贴交通开支,或者早前传闻的只补贴港铁,现时消息的做法较可取,因为港铁并非唯一得益者,巴士、专线小巴及渡轮也可受补贴,避免港铁优势借此机会进一步壮大。当然,补贴计划的成效要视乎政府拨出金额的多寡,受惠市民数目及参与门槛。政府也需要解答民间疑问,例如会否包括转车客,以及不少新界居民来往港九的邨巴,以及会否被日后运输商加价抵销等。
公营企业上市 造成市民、股民对立
不过,此补贴计划亦反映政府无力改革港铁及其他交通工具的票价机制,只能动用本身资源处理问题。港铁是现时本地铁路唯一营办商,占公共交通服务平均每日乘客人次四成。政府是港铁的大股东,理应调节市民交通开支,促进交通工具的价格和服务竞争。可惜政府放弃大股东角色,任由港铁高层主导,港铁“当正”自己是上市公司,首要赚钱和向股东交代,忘记了公营机构的本来定位。
事实上,港铁一直陷入向股民还是向市民负责的矛盾,这要归因于政府2000年把港铁上市。按理说,港铁要同时兼顾股东和市民的利益。无论大小股东,都渴望港铁愈赚愈多。当业务及股价表现理想,管理层也能够从薪金、福利和认股权分一杯羹,因而有更大动机助公司赚取更多利润。更重要的是港铁作为上市公司,本身有不断增值的倾向。在两铁合并后,港铁一共加价七次,加幅累计至少两成。除了透过加票价,港铁还出售物业和经营商场,近年年赚百亿元,相当丰厚。
随着港铁的收益不断膨胀,牺牲的却是普通市民的利益。没有持有港铁股票的市民,就只能仰赖月票、优惠和补贴,省回些少交通费。相比起股东和管理层,普通市民得益微乎其微,由是产生了社会分化,即股民、港铁管理层与市民的结构对立。
尤有甚者,政府让港铁上市后,更加放弃了行会、立法会对港铁票价的主导权。两铁在2007年合并成港铁后,一直实行可加可减机制,纵然制度几经修改,也难以摆脱“只加不减”的污名。按制度原意,可加可减机制每五年需检讨一次,惟政府一直只小修小补,未有彻底改变厘订票价的算式,减轻市民的车费压力。
回购港铁 重掌监管权力
林郑月娥曾经指港铁是香港三座大山之一,要消弭股民和市民的矛盾,政府不能盲目相信私有化的好处,忽略对整体社会的坏处。最实际的做法是回购港铁,赎回政府过去十多年的错误。这样港铁才能真正向市民负责,政府不需也不能藉“港铁是上市公司,向小股东负责”为由,任由港铁自肥,真正重拾监管能力。
市民或会担心回购后,港铁票价机制会像上市前般欠缺透明。政府必须紧记其有责任保留权力介入票价厘订,确保票价按市民负担能力,而非只看重企业盈利。过去可加可减机制与名义工资挂钩,这并不能真正反映市民的支付能力,因为随着物价上升,市民的生活负担增加,名义上的加薪不能为市民的生活带来多大改善。故此,可加可减机制应计算市民的实质工资(从名义工资指数中,以甲类消费物价指数扣除通胀的影响),让票价能够按市民的经济能力厘定。
港铁现时总市值约2700亿元,政府若要购回流通约25%的股份,帐面估算约670亿元,假设溢价为25%,总收购价合共为840亿元左右。数目虽大,但计及港府逾九千亿元储备,回购非天方夜谈。在回购后,港铁董事局当然不用再“跟住矛盾去开会”了。
亡羊还需补牢 移除港铁大山
政府当年犯了两个错误,一是推动港铁上市,二是商讨两铁合并时,把票价厘订的权力拱手相让。如今政府动用港铁股息补贴交通费,纵能纾缓长途客的交通开支,但同时反映了政府放弃迫令港铁改善票价机制,惟有自行筹谋。不难明白,补贴未能根本根治一般市民交通费贵的问题,也无法解决股民及市民的冲突。我们固然乐见林郑月娥能够落实政纲,然而,若要治本,林郑必须要具备更宏阔的视野、展现出更大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