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点.双学判囚】法律难解政治矛盾 政府思和解之道
本周日(8月21日),数万港人在烈日下参与游行,声援在新界东北发展案被判刑的13名被告,以及因为在冲击公民广场案被改判坐牢的“双学三子”。过往一个月因新政府上场而缓和的社会气氛,随著有关抗争的官司陆续上庭和裁决,又再紧绷起来。但究其根本,是上届政府无法缓和社会争议,只图以法律手段掩盖政治问题,加深社会裂痕。要让香港社会放下沉重的政治包袱、重新出发,政府必须要循政治方法,思考如何促成社会大和解。
周日万人游行 显示社会伤口未愈
这次游行诉求集中,不少参与者认为入狱的抗争者只是反对不公义制度,例如争取民主普选、反对官商勾结,政府却藉检控打压异见声音,法庭判刑是跟罪行不相称,俨如用严刑吓退日后的抗争者。然而,即使抗争者的动机如何良善,但必须承认的是,涉案者当日已有“公民抗命”、甚至“违法达义”的认知,他们应该知道,就算他们的出发点是出于良好的用意,惟手段上却的确于法不合。
而从政治光谱的另一端看,社会上亦有一些人认为,激烈的抗争行动是蓄意挑战法律,甚至阻碍社会运作,觉得涉事者被判社会服务令,又或只是判囚几个月,是“便宜”了他们,以至觉得应该判处更重的刑罚,以儆效尤。当然,东北案被告和“双学三子”的支持者,显然不会认同这些想法,但这种想法确实在香港社会有一定市场,这就是“社会撕裂”的其中一个象征。
政治矛盾法律了 回避问题核心
周日的大游行正好警示现届政府,上届政府遗留下来的一系列问题尚未解决,此前一些游行示威活动未见太多人参加,并不是市民惧怕了走上街头,社会的郁闷、怨气仍在发酵之中;而且由于一连串政治事件所引发的诉讼,无论是七警上诉、占中人士的法律责任问题,将仍会继续深深困扰香港社会。而其客观结果,是近来差不多每次传出现届政府打算透过一些举动释出善意,便会有一枚这类政治炸弹被引爆,严重影响现届政府建立管治威信,社会亦会愈质疑政府透过法律手段作政治打压,休养生息更是无从谈起。
《01观点》早前指出,法庭不是一个解决政治争议的理想场所,尤其在社会仍处于一个撕裂的大环境之下,每次有这类政治案件的裁决,总会引来对方阵营批评,一再指法官误判、法治已死云云。更根本的是,社会矛盾并未有因为裁决消失,只会在沉寂一轮后再次伺机爆发。再者,当社会有相当数目的人不相信政府体制,任凭司法机构重申不受政治因素左右、遵守法治,也难以撇清疑虑,却为难了司法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