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点】最弱八号波扰假日雅兴 天文台有几错?
在刚过去的周日(7月23日),热带风暴洛克袭港,天文台一度挂起“八号波”,但其风力比预期弱,社会上有声音质疑天文台“挂错波”,尤其在难得的假日遇上打风,打乱不少市民的原先安排,更让年度盛事书展暂停开放半天,一些市民更抱怨天文台办事不力。但是,到底天文台真的错了吗?
台风转向意料之外 天文台=千人台?
所谓“天有不测之风云”,尽管科学发展令人类的天气预测技术有长足进步,天气之事始终不是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般,尽在掌握之中。肩负预测天气重任的香港天文台,今次却高估了洛克的风力,一些人迅即化身事后孔明,戏谑这家百年老店为戏弄市民的“千人台”。天文台本身固当精益求精,提高天气预测的准确度,但就这次袭港台风洛克而言,市民有感八号波“名不符实”,这就代表天文台人员失职了吗?
事实上,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的决定,建基于现有科技提供的数据分析,而相关资料,例如香港各个风速站所录得的数据亦适时于网上公布。诚如天文台助理台长事后所言,一向预测表现不错的欧洲电脑模式预测,洛克的移动路径会非常接近香港,不宜轻视,只是洛克这个“不测风云”,在西贡东登陆后迅即往西北移入深圳内陆并减弱,风暴的突然转向,令香港大部分地区感受不到台风威力。这一切出乎意料之外,充其量只能说是非战之罪。
再者,洛克转吹中国大陆,造成的影响有目共睹,故香港天文台事先预警,并非危言耸听。受洛克影响,广东东部沿岸、汕尾附近海域、南海东北部皆卷起4至4.5公尺巨浪;一艘货船亦在惠州大星山附近倾斜后沉没,12名船员堕海,若非台风突然转向,当灾的将是香港。“唔怕一万、最怕万一”,是一个显浅不过的道理,假如香港天文台顾忌舆情,洛克又未有出现这次戏剧性的转向,市民在毫无防备下有所伤亡,后果将不堪设想。
天灾不宜小觑 台风假期祸福倚伏
可以说,洛克的情况非同寻常,不能轻言天文台“挂错波”,而且就算是“挂错波”,社会对天文台也不应苛责。因为香港经常都会遭遇风灾,以今年6月吹袭香港的莫柏为例,便造成最少10人受伤、44班航班取消及350班航班延误,另有大量榻树及山泥倾泻报告。但相比莫柏,不少人会想起2012年袭港的“十号波”韦森特,对香港市面造成广泛破坏,老一辈人更会想起60年代造成百多人死亡的台风温黛。
台风是一个极可能伤及市民财产以至生命安全的严重自然灾害,怠慢不得,当风暴极有可能正面袭港时,天文台以最谨慎的方式处理,提高市民对风暴的警觉性,本来就是分内之事──就算台风最终没有对香港造成多少影响,也不应责备天文台“估错”,虽然部分市民周日逛街雅兴受阻,但不少仍要在风暴下继续工作的各行各业打工仔,以至要露宿街头的无家者,却因洛克的陡然转向而避过一劫,这不正是值得庆幸的吗?
只是香港人似乎渐渐淡忘风暴的威胁,而且都市人工作忙碌,台风如在工作日袭港,将会获得额外假期,留在家中补眠也好,又或进行其他消闲活动也好,但不宜因此歪曲台风假的意义──因为台风假的真正目的,是让市民做好防风措施,尽量减低风暴对市民财物以至人身安全的影响。若市民因为天文台高估了洛克的破坏力,而减低对风灾的戒心,随时因小失大,因为谁也说不准,下个袭港的台风会不会如洛克般突然转向,变成弱势“八号波”,还是成为另一个韦森特甚至温黛,为香港带来灾难。